地方

江西泰和:聚力“三式”服务,助力居民“家门口”就业

2024.05.20

为高质量做好“5+2就业之家”建设工作,在江西省人社厅的关心支持和吉安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泰和县高度重视,闻令而动,以“便捷、高效、精准、贴心”的理念,按照“政府+市场”“线上+线下”“求职+创业”的模式和“网格化摸排、标签化汇总、精准化推荐”的方法,精品打造了侧重“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服务的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

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方式、丰富就业服务内容,实时跟踪监测就业、用工需求,及时化解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架起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连心桥”,实现群众与企业“双赢”目标。

一是网格化摸排,摸清群众意愿。依托“一网四级、一格三员”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通过电话、微信、敲门入户等方式,充分摸排劳动力资源信息,并建立底数台账。目前已摸排有劳动能力人口3772人(不包含机关单位人员),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的就业率达98.4%。

二是标签化汇总,厘清岗位需求。将摸排的劳动力资源信息进行标签化标注,包括就失业情况、求职意愿、培训需求意愿等重点信息,分类建立“求职意向”、“培训需求”台账。目前已标注就业3712人(其中本地务工人员3337人、省内务工人员29人、省外务工人员346人),未就业60人(其中有求职意愿23人),有培训意愿334人。

三是精准化推荐,提高就业效率。掌握辖区“求职者”和“用工方”两大服务主体需求,积极将就业意愿与用工需求相比对,实现就业数据实时同步共享,加快岗位精准匹配推送频率;同时,针对社区有就业意向但缺乏专业技能的群众免费提供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目前已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00个,帮助191人次找到心仪工作,并协助学员培训319人次。

营造“保姆式”就业服务港湾

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不仅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站式公益帮扶,让劳动者和求职者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获得更稳定、有质量的生活和社会保障。同时,为更好服务求职者,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免费向群众开放了休息室和读书角,配备空调、电视和微波炉,提供充电设备、雨伞、饮水机等物品供群众免费使用,切实满足求职者和劳动者“累了来歇歇脚,渴了来喝喝水,没电来充充电”等基本和应急需求。截至目前,该就业之家累计服务群众2642人次,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就业之家”家的温暖。

创造“商超式”就业服务品牌

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因地制宜,联合泰和县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共同设立了“家政服务超市”,业务种类涉及保洁、护理、搬运。近年来,该“超市”已经形成了“店家”全、“服务”优、“保障”实的特点,获得了老百姓们交口称赞。目前,泰和县已经培育了两家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业规范公司,带动56人从事家政服务工作,为93家家庭和机构提供家政服务,并开始向广东和福建输送家政劳动力。

  • 服务
  • 群众
  • 社区
  • 需求
  • 意愿
高质量做好“5+2就业之家”建设工作,在江西省人社厅的关心支持和吉安市人社局的精心指导下,泰和县高度重视,闻令而动,以“便捷、高效、精准、贴心”的理念,按照“政府+市场”“线上+线下”“求职+创业”的模式和“网格化摸排、标签化汇总、精准化推荐”的方法,精品打造了侧重“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服务的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 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浅水湾社区就业之家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方式、丰富就业服务内容,实时跟踪监测就业、用工需求,及时化解群众“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架起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连心桥”,实现群众与企业“双赢”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