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浙江东阳:创新方式提升基层调解仲裁工作效能

2024.02.19

近年来,东阳市通过建立快调模式、打造纠纷预警平台、上门诉源治理等方法,持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水平。2023年仲裁结案率100%、调解成功率91.75%,仲裁终结率96.22%,网络办案率89.14%,东阳市仲裁院连续13年荣获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 创新模式,加快纠纷全流程处置速度。推行“快调+速裁”高效化解模式,打通调裁执互通渠道,实施纠纷类别化管理和差异化处理,提供调解协议置换仲裁调解书服务。截至目前,已置换仲裁调解书 24 份。强化职能部门联动协调,从数据共享、联动核查、联合处置、结果反馈等四个维度健全劳动争议全流程处置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查补风险漏洞,实行闭环处置。

二、 贯通渠道,发挥平台全流程监管作用。打造纠纷预警平台,制作问题清单、警示案例及整改反馈表单,汇总研判并送达,最短时限督促劳动纠纷及潜在风险隐患整改落实,实现所有劳资纠纷快调、快办、快结,达成纠纷“动态清零”,已完成风险案件排查280余起。启用“智慧仲裁”系统,设立微信公众号维权专栏链接,化解劳资纠纷突出问题,推动数字化全流程网办、掌上维权。2023年共线上受理仲裁申请724起。

三、 上门服务,提升诉源治理前端化解效能。设置流动仲裁庭,将仲裁、调解搬到乡镇(街道)、企业内部,接到仲裁申请后送服务上门,实地解决劳动争议,同步开展普法教育,扩大仲裁影响力。组织一线仲裁办案人员、律师等形成“仲裁问诊团”,对100家企业尤其是新业态企业在劳动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堵点、痛点进行把脉开方,将风险隐患由事后化解变为事前预防。 2023年共上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4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510余人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