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维权

陕西汉中: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探索实践

2023.10.10

针对欠薪久治不绝问题,汉中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实施“135”工作举措,聚焦“一个目标”,扣住“三个环节”,健全“五项机制”,有力推动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落地落实,促进了根治欠薪工作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一、 聚焦“一个目标”,引领根治欠薪工作实现新突破

2021年6月,汉中市率先在全省提出创建“无欠薪”城市目标,统筹谋划、高位推动、全面提升,有力有效开展创建工作。一是抓组织强推进。成立市、县区、镇办三级“无欠薪”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调研督促,市政府分管领导按月调度,县区、镇办同频共振,保证了创建任务高效落实。制定“无欠薪”城市创建实施方案等20余份政策性文件,细化7大类工作、18项具体任务、43项责任清单,细化明晰任务,压实靠牢责任。二是抓创建促争先。梯次开展“无欠薪企业项目”“无欠薪镇办”“无欠薪园区”“无欠薪县区”创建活动,通过下达创建指标、每月考核排名、每年专项督考,引导县区、园区和企业争先创优。目前,汉台、城固、洋县、佛坪4个县区通过评估验收,其余7个县区去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创建任务。三是抓存量遏增量。清理欠薪存量,逐一落实化解责任和措施,对10人以上、50万元以上的欠薪案件重点办理,由各县区、部门、园区联合跟踪督办,确保办结落实,30起欠薪陈案和信访劳资纠纷积案已在2021年9月底前全部化解到位。遏制欠薪增量,扎实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加强全环节全过程监管,各镇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将绝大多数劳资纠纷化解在辖区内。

二、 扣住“三个环节”,推动根治欠薪工作走深走实

树立系统思维,一体推进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监察执法“三个环节”,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闭环衔接的工作格局。

(一)构建属地和行业双管责任链条。一是夯实属地监管责任。构建“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实行日常欠薪风险排查化解网格化管理,充分调动镇(办)、村(社)、行业组织等力量,把欠薪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二是靠牢行业主管责任。全面整顿规范各行业市场秩序,对新开工项目实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责任制,逐项目确定建设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人社部门监管责任人,建立起“管行业必须管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四方责任体系,形成了多部门联防共治的新局面。

(二)常态开展欠薪风险排查化解活动。一是全域排查欠薪风险。开展全市欠薪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依托“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组织县区、部门、园区、镇办、村社等力量,全覆盖拉网式走访排查辖区项目和企业,逐一分析研判、登记造册,全市项目、企业排查率均达100%。二是及时化解欠薪问题。对排查出的欠薪问题,落实责任、限时定标、分类处置,对欠薪风险隐患,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项目立即整改化解;对欠薪100万元以上或涉及30人以上的欠薪问题,组建工作专班,“一事一策”攻坚,防止发生不稳定事件。三是建立治欠调度制度。平时一月一调度,重点时间段(春节前、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后)周报周调度,建立欠薪风险隐患登记表、问题任务台账、风险化解分析报告“一表一账一报告”制度和逐级上报制度,加大风险排查、责任落实、专班推进、资金筹措、制度完善5方面力度,实现并保持了欠薪问题动态清零。

(三)强化监察执法“五化”保障。一是推进监察队伍体系化。全市新增劳动保障监察编制9名,专职监察员达到86名;全市177个镇办配备兼职监察员,在建项目配备劳资专管员,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工等各界人士为安薪监督员,形成了劳动监察员、劳资专管员、安薪监督员“三位一体”监督监管体系。二是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询问室、调解室、档案室和投诉举报接待受理大厅“三室一厅”,配齐执法装备、用车和工作服装,保障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推进监管执法精细化。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执法行为有据可查、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四是推进监管手段数智化。开设根治欠薪网上专栏,开发“安薪在汉”欠薪投诉举报程序,建立根治欠薪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日常监管由传统“人防”向“技防”转变。五是推进案件核处高效化。公布欠薪投诉举报电话和APP,公开征集欠薪线索,对欠薪小案件,落实首问负责制,由镇办兼职监察员当场调处;对欠薪重点区域,市、县区劳动监察员下沉办案;对重大欠薪案件,挂牌督办或提级办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办结率保持在97%以上。

三、 健全“五项机制”,构建根治欠薪的制度体系

(一)建立源头预防机制。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依托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广泛开展进企业、进工地现场讲解和集中宣传月宣讲活动,增强了劳动者法治维权意识。二是落实施工许可制度。严查应办理而未办理施工许可(备案)项目,坚决杜绝因“未批先建”引发欠薪问题,已查处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项目3个,罚款25万元。三是推行专用账户制度。制定《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对所有在建项目按比例从工程总价款中计提人工费到农民工工资专户,通过银行按月代发工资来杜绝欠薪问题发生。

(二)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一是实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建立集农民工实名制、安全生产和扬尘治理监管于一体的“全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数据互联共享,全市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项目更新率93.1%。二是规范工程建设“两场”管理。开展劳资专管员轮训244人次,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施工总承包单位用工台账,开设工资专户,按月发放工资,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实行“项目专人盯、用工专人管、制度专人抓”。规范招标市场管理,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将人工费用及时足额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三是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建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结算制度,将工程款计量、人工费拨付、工程款进度结算纳入季度专查范围,动态掌握项目工程款及人工费支付进度。四是加强工资公示监督。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报用工花名册、考勤、现场记录及工资表等资料至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备查,按月在施工现场公示上月工资后向农民工发放工资。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3.6万户用人单位数据库和87名劳动监察员名录库,采取“双随机”和多部门联合等方式,检查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有问题的督促整改。六是用好监控预警平台。将全市在建项目纳入全省监控预警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制度落实、工资支付全过程监管。2022年累计上传预警平台项目520个、农民工信息6.8万条、考勤记录17.3万条、工资发放记录19.8万条。

(三)建立“三金”兜底线机制。在房地产领域建立工资保证金、预售监管资金、应急周转金“三条保障线”,对查实的欠薪问题,企业无力支付时,启用工资保证金清偿;工资保证金无法支付的,启用房屋预售监管资金先行垫付;一时难以解决的启用应急周转金兜底保障。一是落实工资保证金。从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账户监管、定时清查、按时返还、项目全覆盖5个方面规范保证金缴存,确保在建项目应缴尽缴。2022年存储备案工资保证金340笔5937.24万元,阶段性缓存75笔,为60户企业节省资金1548.32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落实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出台《汉中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拨付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办法》,由住建部门将商品房预售资金的30%直接拨付至施工总承包单位设立的农民工工资专户,以保证农民工工资优先支付,目前累计计提农民工工资27.74亿元,房地产领域欠薪问题降幅达65.85%。三是落实应急周转金。市、县区(园区)财政分别建立不少于200万元、100万元的应急周转金,解决被欠薪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

(四)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开辟处置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推动欠薪案件劳动监察、公安立案侦办、司法审判执行“无缝”衔接。公安机关创新出台打击整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实现快立快捕快移;审判机关建立农民工工资案件司法确认财产保全绿色通道机制,对移交欠薪案件快立快判快执;检察机关建立对欠薪案件应诉尽诉制度;司法部门牵头建立集信访、劳动监察、公共法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法律援助窗口,实现欠薪法律援助案件市域内通办。

(五)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原则,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限制欠薪企业投标资格。全市共为诚信无欠薪建筑企业出具证明1.01万份,限制失信欠薪建筑企业投标资格19户,倒逼其解决欠薪问题19起。二是实施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建立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向891户企业反馈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结果,其中A级208户、B级669户、C级14户。三是加强欠薪企业联合惩戒。向社会公布4批次13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5户企业纳入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给予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限制,使欠薪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 欠薪
  • 农民
  • 民工
  • 建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