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市运用综合治理手段,扎实构建农民工欠薪智管机制、处置机制、防控机制、严打机制,全方位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2021年,该市共处理劳动纠纷2482件,帮助3295名劳动者挽回工资7788.49万元,实现国有企业、政府投资项目“零欠薪”。
一、 布好欠薪线上点,多样化构建农民工欠薪智管机制
一是强化劳动纠纷“云上调度”。充分发挥浙江数字人社工作台作用,以数字赋能统筹指挥劳动纠纷案件的调度协调,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置、内部流转服务、异地联动办理”的纠纷化解模式,实现“一点投诉、全市联动”的最多跑一地机制。2021年来,市镇两级层面一体化平台处理劳资纠纷妥善化解办结2023件,基层调解率达95.59%。
二是强化劳动纠纷“云上监管”。积极推广应用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工资发放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科学评估企业用工风险,及时介入,解决苗头性问题,推动纠纷治理由管案件向管数据转变、由末端查处向全链条监管转变。2021年来,该市278个在建工程纳入该平台,在线发放工资33.6亿元;1332家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纳入该平台,在线发放工资6.02亿元。
三是强化劳动纠纷“云上预警”。加强人力社保、市场监管、税务、住建、水电供应等部门数据共享,动态监测企业水电税欠费、经营异常等数据,自动研判分析企业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立即预警,人社部门第一时间核实、跟踪、处置。2021年来,该市共2.58余万家企业纳入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平台,触发预警提醒106条,均给予及时干预。
二、 拉好欠薪联动线,多角度构建农民工欠薪处置机制
一是多跨联动“处”。积极联动住建、交通、农水、公安等部门,充分运用调解、行政、刑事等综合手段,及时调处因涉及工程款拖欠、建筑合同纠纷、欠薪主体逃匿等综合性因素引发的欠薪问题。尤其对国务院欠薪线索平台的案件,各部门协同发力,快速处置,形成齐抓共处模式。今年来,共处理该平台工程领域欠薪线索120条,帮助188名农民工挽回工资253.4万元。
二是条块联动“稳”。针对各类群体性、极端性涉薪纠纷,镇级层面整合工会、司法、综治、劳动保障等各方力量,通过多位一体、集中办公、关口前置的手段,打通应急处置“最先一公里”。市级层面与网宣办、110等部门建立欠薪线下案件处置与线上舆情应对双线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实现欠薪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2021年来,已与110警情联动现场处置涉薪事件50余起。
三是多元联动“调”。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劳动纠纷化解全民参与。推进行业性调解团队建设,探索建立鞋业、工量刃具行业等温岭特色产业调解委员会。目前,温岭市人民调委会下设9个调解工作室,2021年帮助调解劳动类纠纷440起。推进法律服务团队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及纠纷调解服务。目前,该市共有法律服务队17支,法律援助志愿者65名。推进建设领域劳资员队伍建设,第一时间跟进处理矛盾纠纷,力争劳动纠纷不出企。目前,该市共有劳资专管员近700名。
三、 织好欠薪保障网,多渠道构建农民工欠薪防控机制
一是织好“信用管理网”。全面运用欠薪“黑名单”制度,健全企业劳动用工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同时,强化分级监管,把欠薪等失信行为纳入“信用台州”平台数据库,与市场监管、审计、税务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2021年来,该市共新增欠薪“黑名单”11个。
二是织好“重点检查网”。深入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双随机”检查、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不打招呼”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六项制度”等长效机制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责令限期改正。2021年来,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193余个,督查整改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工资表代签等问题约285余个。
三是织好“摸排监控网”。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协理员、工程领域劳资员、工会监测联络员、基层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形成“企业自查,乡镇摸排,部门抽查”的检查模式,对全市欠薪隐患进行摸排跟踪。同时,加强房东监管责任,要求其对承租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日常监管,并协助配合处置欠薪突发性事件。2021年,该市通过各种渠道累计摸排企业1650余家,对摸排中发现欠薪隐患的156家企业进行重点监测。
四、 筑好欠薪惩治面,多形式构建农民工欠薪严打机制
一是负面典型曝光有深度。通过“微温岭”“温岭人力社保”公众号、温岭人力社保局门户网站、宣传大屏幕等平台,曝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典型案,营造“不敢欠”的浓厚氛围。同时,结合欠薪维权、联合惩戒等案例以案说法,积极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2021年来,共曝光典型案例20起,以作宣传警示。
二是重点领域扣分有力度。针对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将在建工程“六项制度”纳入信用评价范畴,对不规范项目进行信用扣分,并根据信用分值进行分类管理,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实施高频检查。2021年来,对5个项目进行信用扣分,达到“扣分一个,震慑一片”。
三是恶意欠薪打击有强度。健全行政司法联动机制,明确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涉嫌犯罪案件的调查、移交、侦办、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审判等责任,加强协作,完善行刑对接,做到立案一起、移送一起、侦破一起,严厉打击欠薪犯罪行为。2021年来,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