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李盛:农村赤子 扎根土地——记唐山市丰南区回乡创业大学生

2021.11.23

李盛,1993年8月出生于素有“金鳞紫蟹、唾手可得”美誉之称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镇。作为一名农村孩子,李盛祖上以前都以种植水稻为营生,2016年他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毕业,在校期间他主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年毕业后在唐山市丰南区义盛机械厂机械厂参加工作,现任唐山市丰南区义盛机械厂技术研发部门主管,工作期间利用所学所见为厂子添加了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淘汰旧设备,多次改良生产工艺如堆焊辊子工艺,数控加工工艺,积极研发焊丝和钢渣收集装置等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精益的产品、良好的售后服务深得用户好评,成为了河北、天津等多家企业的优秀供应商。

大学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作为农村生产力建设中的一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又在了解了国家现在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农业在我国经济以及粮食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后,更加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想法。在闲暇时他走到田间地头,主动走进农民中与他们交流谈心,找有经验的人取经,找专业人员咨询,多方考证后他了解到西葛镇地处丰南区中部,境内有5万多亩稻地。土地优沃,本应产出当地品种的特色优质水稻,但本地农户多以种植东北稻种为主,经过了多方考证和深思熟虑,他决定成立唐山壹谷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种植、经营、销售本地特色品种水稻为主,创造属于西葛镇的特色水稻品种。有了这一想法后,他立即与农民出身的父亲商量,以贷款的方式筹得土地承包资金,于是在2020年初承包稻田2000多亩,资金问题解决后他又在选种育种方面犯了难,为此他积极联系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技术专家张启星研究员,聚焦西葛稻米种植优势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合作,引进“胭脂稻”等6个稻米新品种,已成功培育试验田300亩。在种植期间,他每天与日月星辰为伴,早起摸黑就往田间地头跑,晚上很晚才回家,就这样他把脚印留在了属于他的田地间。从水稻育苗、插秧、分蘖、长穗、结实、到收割的每一环节都留下了他结实坚定的背影。在水稻收割后,怎么打开销路,快速进入市场又成为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又一大难题。他先是寻找袋皮厂家制作精美包装,经过多次研发与修改之后,农民伯伯插秧拾穗的包装礼盒应运而生。在此期间他积极拓展销路,在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积极考察大米市场,在疫情暴发以来,线下市场销售出现颓势,他顺势抓住“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咨询网络技术人员,建立了自己的大米销售网站,宣传自己的大米品牌,在积极拓展销路、做好本地大米的市场定位的同时,他尽力在网络上弘扬本地的大米文化,宣传属于唐山的本地大米。

少年强则国家强,个人创业犹如播下星星之火,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星火燎原。在创业过程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树立诚信乃成功之本的理念,靠勤学实干兴业,靠求实创新发展,造就了今天的事业。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勇气是动力,毅力是坚持,汗水是过程,创业是收获。为青年大学生创业者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 丰南区
  • 创业
  • 唐山市
  • 李盛
  • 农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