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江西省万载县通过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运作模式,多点发力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难题, 助力脱贫攻坚。
该县提升扶贫车间稳工能力,针对贫困家庭劳力的实际困难需求,推行“扶贫车间﹢贫困家庭劳力﹢错时”的生产跟进模式。91个就业扶贫车间通过不断完善规范就业扶贫体系,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820多名,促进了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增收。
该县依拓经济主体带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主体建立就业示范基地,准确掌握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精准选择具有稳定性、连续性、长效性的生态产业扶贫项目40多个。建立“合作社+ 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开发激励机制,以合作社“土地林地资源变资产、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投劳计薪、共享红利”的抱团形式发展形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设有机农业、油茶、中药材、茶叶、笋竹两用林、食用菌、养殖、加工等特色扶贫示范基地6700多亩,1000多名贫困户劳力在扶贫示范基地产业链上实现增收。
该县为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整合就业、林业、水务、交通等部门资源,开发了森林管护、卫生保洁、水库管理、农村书屋管理、乡村道路维护等就业扶贫专岗。认真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劳力监督和日常管理,用工劳动合同、补贴资金享受等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工资、社会保障等个人台档,实行实名制考勤制度,将公益性岗位、扶贫专岗开发、人员安置、考核结果、补贴金额等在本单位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1005个扶贫专岗和公益性岗位实名制落到实处。
江西省万载县人社局 吴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