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江西靖安:小小联络员助扶贫车间全力以“复”

2020.11.10

今年以来,江西省靖安县人社局为使县内部分扶贫车间不受疫情形势影响,全力帮助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及时建立起驻扶贫车间联络员制度。该制度主要是由人社干部负责对扶贫车间进行就业扶贫政策宣讲,了解吸纳贫困劳动就业状况,实行“一周一调度”,同时根据经营类型、困难和问题进行分类,协助并指导车间解决生产、销售、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精准施策,助力扶贫车间平稳运行,使之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一是积极谋划,当好“调度员”。由人社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牵头,联络员为扶贫车间发展第一责任人,负责每周与车间联系,定期调度车间运营状况以及缺工信息,确保高效运转,有效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二是主动上门,当好“勤务员”。勤沟通、多解绊,主动解决车间遇到的实际困难,让车间运营者少跑腿,积极宣传并解读上级政策,及时兑现各项奖补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截止目前,共发放扶贫车间建设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补贴共计17.1万元,帮助解决涉及复工复产、劳动纠纷等问题5件。

三是多方协调,当好“信息员”。线下由联络员带领车间工作人员“送岗上门”,后续通过动态管理、岗位开发、跟踪回访等制度,有针对性地采集就业岗位信息,提高供需双方匹配成功率。线上通过靖安就业网公众号,举办“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以及联合县扶贫办、妇联等单位的工作QQ群、微信群转发扶贫车间招工信息,吸引更多的贫困劳动力主动求职。

靖安县自推行驻扶贫车间联络员制度以来,扶贫车间的发展逐渐平稳。据统计,扶贫车间共吸纳贫困劳动力127人就业,并发放贫困劳动力务工补贴7.02万元。


  • 车间
  • 扶贫
  • 联络员
年以来,江西省靖安县人社局为使县内部分扶贫车间不受疫情形势影响,全力帮助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及时建立起驻扶贫车间联络员制度。该制度主要是由人社干部负责对扶贫车间进行就业扶贫政策宣讲,了解吸纳贫困劳动就业状况,实行“一周一调度”,同时根据经营类型、困难和问题进行分类,协助并指导车间解决生产、销售、安全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精准施策,助力扶贫车间平稳运行,使之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一是积极谋划,当好“调度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