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安徽潜山:“六位一体”构造家政扶贫“回环路”

2020.10.15

[导读]潜山市人社部门把家政扶贫做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载体,通过搭架构、重培训、强合作、稳输出、助维权、保接送“六位一体”全力构造家政扶贫“回环路”,联合发力、多管齐下,引得偏僻山沟飞出一只只金凤凰。

在潜山,“留守妇女”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大量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因文化素质、家庭状况等原因没有能力或没有途径外出务工,她们无稳定收入、无就业技能、无就业门路,是典型的“三无”人员。5年前,家住槎水镇金波村40多岁的何顺针就是这样一位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妇女。她曾经收过破烂,开过排挡,却一直没能摆脱贫困。“那时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了,当年的我既没有学历,又没有技能,年龄也大了,连走出去都没有信心。”回忆起种种过往,何顺针如是感叹到。如何拓宽这些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渠道,增强她们的就业信心,发挥留守妇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半边天”作用,成为摆在我市就业扶贫工作中的一道难题。

自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为破解这一难题,帮助更多像何顺针这样的农村贫困家庭富余妇女劳动力走出去,将她们培养成为独当一面的致富能手,潜山市人社部门把家政扶贫做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载体,通过搭架构、重培训、强合作、稳输出、助维权、保接送“六位一体”全力构造家政扶贫“回环路”,联合发力、多管齐下,引得偏僻山沟飞出一只只金凤凰。

搭建工作架构,联合发力稳根基

我市人社部门把家政扶贫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牵头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商务、人社、财政、扶贫办、妇联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各成员单位出台相关工作方案,细化宣传、培训、就业等环节措施,推进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培训资源、政策协调、财力保障、组织发动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协调和联动,确保家政扶贫取得目标效果。

注重宣传培训,广泛动员树典型

通过引进北京、武汉等地的优秀师资力量,加强技能培训工作,为广大妇女提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平台,并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联动优势,从“政府发动、社会动员、典型带动”三个层面,广泛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培训,引导参训妇女学习新的家政理念,掌握现代家政服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近几年来,我市人社部门积极指导潜山呵护家政、潜山妈妈十二愿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家政公司先后在城区及各个乡镇开展家政扶贫(月嫂)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2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者300余人。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通过这几年的免费学习和培训,我获得了人社部门颁发的育婴师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还被评为2018年度潜山市三八红旗手,现在能担任月嫂培训实操老师,最重要的是我的月工资也由刚开始时的2800元涨到现在的12800元。”现如今的何顺针,已通过“月嫂培训班”摆脱贫困走出大山,经过磨炼成长为“金牌月嫂”,在她的影响和带领下,已有60多名贫困家庭留守妇女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走进了家政服务行业,一些优秀学员还被送往武汉、苏州、北京等大城市从事家政工作,踏上充满希望的致富旅程。

强化供需合作,抢抓机遇助脱贫

抢抓家政扶贫机遇,借力省外合作企业,畅通输出渠道。一是搭建合作平台。积极对接输出城市,包括武汉、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目前,潜山市分别与武汉友缘家政、武汉炎黄家政、苏州出彩商业家政、北京嘉乐会(阿姨来了)家政签订合作协议,由潜山妈妈十二愿、呵护家政2个本地家政龙头开展对接。二是加强供需对接。与对接城市企业签订接收协议5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86人。目前,输送对接城市就业28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138人),本地就业280余人,稳定就业率约12%。三是推动群众脱贫。家政学员就业初期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技术熟练后月收入可达6000-8000元,成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高效途径和最佳“短平快”产业。

组织劳务输出,无缝对接促转变

通过与省内外就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点对点”专车输送,将贫困劳动者转移到合肥、江苏、上海等地就业,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贫困家政劳动力输出实现了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的“三个转变”。

跟踪服务维权,牵线搭桥解难题

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在湖州、西宁、上海等地建设县级驻外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的潜山,积极发挥着潜山籍农民工综合服务站作为驻外农民工群体“娘家人”特色,协助做好驻外农民工群体的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工资清欠等维权工作;协调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帮助潜山籍农民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牵线搭桥服务,破解群众“就业难”与家政企业“用工难”等难题。

开展“接您回家”,怀才携梦归故里

在积极举办“接您回家”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我市人社部门通过在当地设立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站,组织联系老乡免费乘车返乡,并发放就业信息,宣传创业政策,引导更多劳动者返乡就业创业。让广大在省外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企业家等感知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家乡的就业信息和创业政策。与此同时,通过统筹分析异地创业和返乡创业的优势与劣势,为后期“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提供有力支持。


  • 家政
  • 扶贫
  • 潜山
导读]潜山市人社部门把家政扶贫做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载体,通过搭架构、重培训、强合作、稳输出、助维权、保接送“六位一体”全力构造家政扶贫“回环路”,联合发力、多管齐下,引得偏僻山沟飞出一只只金凤凰。 在潜山,“留守妇女”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大量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因文化素质、家庭状况等原因没有能力或没有途径外出务工,她们无稳定收入、无就业技能、无就业门路,是典型的“三无”人员。5年前,家住槎水镇金波村40多岁的何顺针就是这样一位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妇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