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福建福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鼎市赤溪村、寿宁县下党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实施“堡垒领航”“头雁引航”“外力助航”“保障护航”四大工程,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实施“堡垒领航”工程,筑牢基层党组织。该市突出村党组织对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导,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电商平台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110多个,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制定出台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7个方面32项标准,深入开展党支部“达标创星、晋位升级”工作,探索强弱村联建、同片区联建、大小村联建等模式,推动村党组织全面进步。
实施“头雁引航”工程,建强骨干力量。结合村党组织换届,该市实施“乡贤回归、学历培养、队伍纯洁”三项措施,通过多渠道动员引导,796名乡贤充实进村“两委”班子;坚持12年实施“村干部大学学历培养计划”,村“两委”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32.3%。探索实行农村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把党员带头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调解矛盾纠纷、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表现作为优秀党员评定标准,通过服务积分、动态管理、评议定星等办法,对获评的优秀党员给予低息创业贷款、免费体检、专家门诊等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激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中走前头、作表率,示范带动群众跟着走、学着干。
实施“外力助航”工程,汇聚振兴动能。该市主动牵手浙江苍南县、泰顺县建立“闽浙边界党建联盟”,通过推行农村社区共建、产业发展共推、红色文化共兴等8大模式,引导闽浙三县18个乡镇65个村党组织加强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深入开展“百局联百村”“百企结百村”行动,组织165个机关事业单位、120个非公企业与132个村开展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候鸟人才”计划,成立“福鼎市乡土人才研修院”及14个实训实践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合作交流,借助科技手段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速增效。
实施“保障护航”工程,强化支持服务。该市有效聚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驻村联村包村等工作力量422人,组建68支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覆盖全市250个村,开展为期3年的组团式、常态化帮扶,先后协调解决农村问题1200多个。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制定出台财政支持、金融信贷、土地政策等10条扶持措施。注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新建、修缮114个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确保村党组织有处议事。
(本版图文由福建福鼎市委组织部提供)
为破解农村党员创业资金短缺难题,福鼎市大力实施“红色信贷”工程,为党员创业致富提供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贷款扶持。图为创业党员正在晒制鱼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福鼎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把党员集聚到产业链中、把群众带进致富项目里。图为产业党支部组织党员捕捞糠鱼。
福鼎市实施“红色细胞”工程,以创促带,把“干给群众看”变为“带着群众干”,引导带领群众致富。图为槟榔芋种植户喜获丰收。
福鼎市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图为干部群众共同谋划食用菌种植增收项目。
福鼎市组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开展对口服务、专项服务。图为工作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
福鼎市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干部问事、民主议事、分工办事、公开诺事、跟踪督事、考核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事”制度,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图为村干部到挂钩联系群众家中走访。
福鼎市定期举办采摘节、争霸赛、丰收宴、产品展等活动。图为群众在芋王赛上展示自家产的“芋王”。
福鼎市推动党建引领茶产业发展,白茶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图为热闹的茶青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