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广西德保:富硒项目壮大扶贫产业

2019.11.04

10月30日,在德保县那甲镇艾屯村的桑蚕基地里,第一书记孙光和村民言国对正在进行富硒试用检测,他们将使用富硒后和未使用富硒的100个蚕茧进行称重,发现重量足足相差28.7克。捧着使用富硒后产出的白花花、沉甸甸的蚕茧,孙光和言国对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8月,深圳市南山区牵线将该富硒项目引进德保,由深圳市至高军民融合装备技术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项目初期,德保县选择桑蚕作为项目试点。经过2个月的试验,结果是喜人的:使用富硒后的桑叶,叶绿素明显增加,桑叶变厚变大,病虫害减少,新芽发芽率大大增加。蚕宝宝吃了汁多叶茂的富硒桑叶后,个体更大,存活率更高,单个蚕茧的品质和重量都大大提升。

“这次我们试验了300亩,蚕茧大概增产6.7公斤/张。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扩大范围,实现富硒桑蚕全覆盖。”深圳市南山区挂任德保县副县长龙正国说。

不仅是桑蚕产业,该项目还将柑橘、散养鸡、蛋鸡、农家猪等产业作为项目实施对象。其中,柑橘产业计划实施1.5万亩,使用富硒营养液后,柑橘果树能有效预防和杀死病虫害,柑橘外观变大变靓,口感显著提升,可增产350公斤/亩。而将富硒营养液与鸡饲料混合喂食走地鸡,可提高鸡的免疫能力,提升肉质口感,同时提高鸡蛋含硒量,走地鸡价格可增加50%,鸡蛋增加0.5元/枚。农家猪使用富硒后免疫力提高,猪肉口感好,收购价格可提升20%以上。

“这几个项目全部实施后,预计可带来近6亿元的经济效益。”深圳市至高军民融合装备技术研究院富硒项目负责人杨皓说。

除了这些既定的项目目标,该项目还附带开展富硒培训、成立富硒协会、打造德保硒谷、整合联动营销平台、支持富硒创业等带动目标,提高当地农户对富硒产品的了解,培养农户掌握富硒种养殖的技术和本领,为发展德保新型富硒生态经济体打牢基础。(作者/农玉箫 黄少将 原文编辑/苏必庆)


  • 富硒
  • 项目
  • 德保
  • 产业
0月30日,在德保县那甲镇艾屯村的桑蚕基地里,第一书记孙光和村民言国对正在进行富硒试用检测,他们将使用富硒后和未使用富硒的100个蚕茧进行称重,发现重量足足相差28.7克。捧着使用富硒后产出的白花花、沉甸甸的蚕茧,孙光和言国对心里乐开了花。 今年8月,深圳市南山区牵线将该富硒项目引进德保,由深圳市至高军民融合装备技术研究院具体负责实施。 项目初期,德保县选择桑蚕作为项目试点。经过2个月的试验,结果是喜人的:使用富硒后的桑叶,叶绿素明显增加,桑叶变厚变大,病虫害减少,新芽发芽率大大增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