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贵州凯里: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记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户杨美

2019.10.29

2018年5月15日。

我刚刚走进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办公室,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当代贵州》记者唐嘉阳要来凯里市采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我是新闻宣传联络人,一定要做好对接、协调和沟通工作,顺便采访和挖掘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典型人物和致富能手。

我立马想到了杨美,她是最具典型的易地扶贫搬迁先进人物,曾经上过电视,接受采访肯定不紧张。再次拨打杨美的手机,得知她在家等候,我带着记者唐嘉阳前往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开始了一天精彩的采访工作。

“我没有什么顾虑,政府给我们建好了房子,只要自筹资金2000元便住上新房子,我二话不说就答应搬迁了。但是……”在动员搬迁工作初期,村干部到她家,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通情达理的杨美满口答应搬迁,不用过多浪费口舌。

听到“但是”两个字,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故事,大有文章,继续追问下去。

她的爱人张志祥,在老家凯棠镇凯哨村是一个蛮有威望的人,活力四射的人,但是由于交通条件实在太差,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凯里市凯棠镇凯哨村位于凯棠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离凯里市区有42公里,常年云遮雾罩,大部分是木房子,有的甚至盖着茅草,若是三五年后来不及更换,便会长出青苔,实在是不宜居住。

凯哨村辖6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全村599户2925人,全村耕地面积1560亩,田907亩,旱地653亩,100%以上的人口为苗族,凯哨村土层贫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群众一直以来没有找到好的产业发展路子。

另外,扶贫干部还把原中共凯棠乡委员会和凯棠乡人民政府2012年6月3日联合起草的一份报告《凯棠乡关于白水、凯哨两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进展的情况报告》拿给张志祥看,希望能够说服他搬迁,起到带头作用。

的确,那里地质灾害频发,交通不便,制约了凯哨村的经济发展,更能证明凯哨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迫在眉睫。

“2014年1月1日以后进入贫困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申请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12月31日以前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同样可以申请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1月1日以后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不能申请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干部认真耐心地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如果住进凯里市,找个保安的工作既轻松又自由,农村里的各种政策和待遇你都可以享受。”扶贫干部继续说。

纵使扶贫干部说干了口水,张志祥仍然囿于成见,不愿意搬迁,更不会搬迁,觉得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居住在农村里,有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舍不得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舍不得离开魂牵梦萦的故土。

农村里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切由男主人说了算,杨美遇到了搬迁与不搬迁的抉择。

人生最难的是选择。这是杨美在易地扶贫搬迁道路上遇到的第一次抉择,“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是杨美最希望看到的前途和改变的命运。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谁能够在家的深处,抛下多年情愫?当然这也包括杨美的丈夫。

外出打工多年的杨美知道,若是搬迁成功,便是了却心头的苦涩,渐渐在新的航程上继续前进。

那天,在杨美的眼里,她觉得只有搬出大山才是走上脱贫致富的唯一路途。

在乡村的崎岖路上,人可以畅通无阻,但是车却寸步难行,致富的路还太“窄”。

“搬什么搬,娃娃太小,去城里谁管?在城里读书都要收费,我不干这种傻事。”不愿意搬迁的是他的丈夫张志祥,说什么搬出来不习惯,到城里找不到吃的,在城里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找个熟人说话都找不到,而且公婆年迈多病,儿女年幼。

总之,一大堆理由。

杨美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胼手胝足,她从下地耕田上山砍柴,到起早贪黑四处打工,有时候做农活饿着肚子,两眼发黑,口干舌燥,但是不得不继续下去,心中却一直在寻找着改变贫困的出路……

“树挪死,人挪活。”说出这话的是杨美,用商量的语气跟自己的丈夫说话,“孩子他爸,我们辛辛苦苦外出打工,还不是为了给孩子们住好房子过好日子的吗?”

她的丈夫张志祥仍然下不了决心,一言以概之,简单的四个字:“故土难离。”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恋土情结,古已有之,几千年来,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以耕作给家庭带来收入,土地和旧宅不仅仅是一生心血,更是祖祖辈辈沉淀的情感和记忆载体,要离开故土,难;“宁恶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贫困群众与脚下的土地已经难解难分,动一点点儿都是割心剜肉的疼痛,要离开故土,难;“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部分贫困群众家庭人口多,习惯农村群居方式,省吃俭用奋斗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好不容易砌了一栋房,虽然价值不及安置房,可故乡又舍不得离开,要远离故土,难。

“那时候大干旱,田地干裂了,草木枯死了,粮食吃光了,人人家徒四壁,当时我嫁过来真是绝望,但是我穷且益坚。” 杨美回忆。

孤独的木屋里,灯光在大山的怀抱中,显得更加寂静,几处苍凉,几处哀愁。到了深夜,扶贫干部们一直在做杨美的丈夫张志祥的思想工作,誓死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孩子他爸,今天让我当家做主一次,可否?”杨美站起来,恳请道。

张志祥摇摇头。

雄鸡叫声一阵接着一阵,微风袭过,天已大亮,只见窗外蓦然成为五彩的天地,那是朝阳在冉冉升起。在扶贫干部将要起身的时候,杨美悄悄地塞给了他们申请书和户口簿。

她轻声细语说:“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便由不得他了。”

有一种信念叫“望向前方奔跑”,杨美决意选择走上易地扶贫搬迁道路。

第二天,杨美借口到凯里市赶集,顺道去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看了新建成的安置房。霓虹闪烁像是诉说盛世繁华,街上来去匆匆的人群,显现出了蓬勃生机,更是坚定了杨美搬出大山的信心。

读懂一个女人执意要求全家搬迁出来的故事,才能真正认识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以前为什么穷,现在又为什么挣到钱了?总之是党的政策为我们一家铺就了致富路。”杨美一边做着苗绣,一边微笑着说。

“你一家搬迁出来之后,你丈夫到哪时候才改变了态度?”我觉得这样问也不会显得唐突。

“是我参加移民夜校培训之后。”杨美的嘴角总是露出微笑,“在城里住惯了,生活好了,我丈夫的心里也就释然了。”

搬迁出来做什么,靠什么生活,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先手棋,走对一步,满盘皆活。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最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去创业,走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路,成立一个制衣厂,制作民族服装,刺绣之类的,我想让你帮我宣传拉订单。”采访最后,杨美笑着说出自己近期的规划。

“好的,没问题。”说完,我们走出了她家。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有些搬迁群众在困惑,无法寻找生活中所遇种种不尽人意之事的解决之路,殊不知他们其实是希望的种子,只要思想不落后,总有一天会脱贫致富。

半年后,杨美的兴美宏杨制衣厂挂牌成立,厂址在她家楼下的门口。

杨美已摇身一变,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为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间制衣厂的“女老板”,手下管理着十多名工人,而这些工人都是易地扶贫搬迁户。

这一华丽转身,杨美已经彻底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俨然一个像模像样的女老板。

刚搬到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时候,杨美和很多人一样,不知道怎么办。杨美选择从最熟悉的针线活儿入手,在移民夜校里学习了服装打版、设计的本领,现在派上了用场。

听到消息,我又一次来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采访杨美。看到几十台缝纫机在工作着,一派繁忙景象,我坚信杨美的第二次抉择是正确的。

采访现场,我看到兴美宏杨制衣厂墙壁上挂满了奖旗,定睛一瞧,很多都是她唱歌跳舞获得的荣誉。

“你真了不起,不光能歌善舞,还能够带领搬迁群众一起创业就业。”我竖起了大拇指。

杨美带着笑容说:“我家有7口人,劳动力充足,我不光一个人致富,还要带领姐妹们一起致富。”

曾经不愿意搬迁的张志祥,看到自己的爱人敢拼敢闯,终于拿下了第一批服装订单,心中乐开了花。

至此,杨美一家翻篇了,迈开了搬迁群众成功创业的第一个步伐!为了更好地更多地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户,杨美写成了一个招工启示,让我发在凯里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微信公众号上。

“发布招工启示之后,应聘的人挺多,现在我一边培训学员一边做工,手上这批订单还没做完,又有订单来了,过年的时候还在忙。”杨美露出灿烂的笑容。

“以前嘛,就是想着这一辈子就打工算了,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么大的潜能,现在感觉自己真的变化了很多。”短短两年多时间,杨美有了新家,有了新事业,新生活里阳光灿烂。

她的兴美宏杨制衣厂,就在离民族文化广场不远的地方,主要从事民族服装、医院院服和学校校服等制作,每天忙碌的杨美就像永不停止的轮子,把制衣厂当成了自己的小孩。

“你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能跑订单,真是多面手。”我赞叹道。

“多面手算不上,只不过我比别人勤奋一点,明年小孩入园,我就能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制衣厂了。”杨美笑着说,“我的制衣厂旁就有幼儿园,我天天经过这里,感觉这个幼儿园真是好,再过一年,我家孩子就3岁了,想着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玩耍,我就觉得很开心。”

“每天都在厂里忙上忙下,虽然很累,但生活却有滋有味。”杨美和绣娘们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短短两年,杨美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在搬迁后的日子可以说一年一个样。

“感觉像是做梦一样,这辈子都没想过能搬出大山,更不要说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这么好的条件。比起在老家,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起从搬迁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杨美满意地说。

“现在这种充实有奔头的日子,真好。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进了城,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杨美继续说道,她的制衣厂已成为了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户学习技能以及就业的示范点。

“除了自己创业之外,你还很喜欢唱歌跳舞,可以说说你为什么热爱这些活动吗?”我对于杨美积极乐观的精神赞叹不已,也很想了解她的另一面,毕竟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五个体系”文化服务方面的具体落实。

“可以这么说,唱歌跳舞是我从小的爱好,我们搬迁群众不但要物质上得到满足,还要在精神文化方面得到体现,这样活着才不累。没文化,真可怕。”杨美越说越像一个智者。

好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杨美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电视机、缝纫机等家具样样齐全,并收藏字画文物,彼时算是小康人家。

某日,冯骥才家里有贼侵入翻箱倒柜,等他知晓,为时已晚,并仰天大呼:“价值连城的字画文物,那是我一辈子的心血,小偷太可恶。”

说完,冯骥才一路疾走,赶回家中,两眼由绝望变成希望,字画文物依旧还在,电视机等家具却被洗劫一空。

坐在软软的沙发上,冯骥才心情舒畅地说:“小偷没文化,我的损失不大。”

一个小偷没文化,尚且损失小物件,而一个群体、一个民族没文化,该有多大的损失呢?

文化,不是学历,不是经历,不是阅历,而是根植于灵魂深处、内心深处的修养,不是写很多的文章,而是深度思想。

搬迁群众是一个特殊群体,从遥远的大山搬到城里住,如何帮助搬迁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是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文化随迁”的命题。

文化服务作为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之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让搬迁群众能够就近享受文化服务,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凯里市是百节之乡,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在高原地区当属史无前例,也是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

“似玉非玉而胜玉。”只要有恒心,把文化根植于搬迁群众心中,一块久经打磨的璞玉便会发出光泽,他们的文化素养便会越来越高,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会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半篇文章”的深入书写,在构建培训、就业和文化服务体系中,凯里市也因地制宜,亮出了自己的特色。

搬迁到哪里,培训和就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户们挪穷窝、就新业,实现了“安身”又“安心”。

“杨美,下一步你还有什么打算?”我问。

“准备到银行贷款,申请微型企业,国家有扶持资金,对于我们搬迁群众来说,是重大利好的事情。”杨美的创业路越来越宽。

“不好意思,我先接电话。”此时,杨美的手机响了。

“在哪里?”对方问。

“制衣厂。”

“我要找你制作衣服。”

“什么样的衣服?”杨美兴奋地说,“我们目前制作有校服、民族服装、表演服装、工作服装。”

“好,我们就做民族服装。”

“好——就这么定了!”杨美说,“一个月后交货。”

“一个月?”对方疑问,“噢,不对。我们一个星期之后就要用。”

杨美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

“都是搬迁群众,价钱可否低一点?”对方又问。

“你们能够降到多少?”

“135元一件。”

“那行,好说,好说。”杨美爽快地答应。

挂电话后,我问:“又有订单了?是哪些人?”

“是清江移民小区,他们也要成立文艺队,下星期开始练习广场舞和民族舞。”杨美说。

“都是搬迁群众,你们为互帮互助做出了表率。”我用一种佩服的语气说道。

“都是乡里乡亲的,应该帮。”她说。

“他们要定多少件?”

“大约二十件。”

“那就够忙的了。”

“忙了好,说明我们的技能得到人家的肯定。”杨美自豪地说,“我们经常加班,我年轻,扛得住!”

我默默地点点头,在心里夸赞这个年轻的女老板。

“在你这里做工,一天可以做多少件?”

“我们有分工,有的做袖子,有的做围裙,最后才能合在一起,一天一个人才能做一件民族服装!”

“一件?”

“对啊,民族服装很复杂,尤其是绣花。”

“绣花?是不是苗绣?”我很好奇地问。

“2016年,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穿在身上的一部苗族史诗,是一副移动着的春天图景。”杨美对苗绣非常了解。

“全部用手工?”我问。

杨美点点头说:“所以,做民族服装非常复杂,而且要细心,若是做跳芦笙的苗绣,做一件所花费的时间是一两年以上。”

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后来我又问道:“刚才你忙接电话了,还没有把微型企业说清楚呢?”

“据我了解,微型企业的申报需要实地查看经营场地,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带动就业人数、税收缴纳情况、年度报告报送等情况认真调查和了解,并填写微型企业初审事项记录表及政策审核流程表,签署推荐意见,有效避免优亲厚友、虚假乱报等行为发生。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微型企业,下发申办微型企业提交材料通知书,明确申报限期,加快微型企业审核进度。按照审核通过的微型企业可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税收贡献激励和银行贷款支持的政策,遵循‘成熟一户、扶持一户’的原则,实现‘扶持一人、带动一批’倍增效应,对辖区内审核通过的微型企业,实行减税降费制度,确保微型企业税负总体上只减不增。按照申报程序,严格监管减免税费制度,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和鼓励。”杨美对微型企业的政策了如指掌,几乎是一字不漏地说了出来。

“职业培训补贴(1500-3000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00-2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500元);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10万元),如兴美宏杨制衣等公司;小微企业3个15万元;就业援助补贴(每月400元);求职创业补贴(县外省内每人补贴500元,省外每人补贴1000元),如参加培训或有组织输出外出务工稳定就业6个月后即可享受。”杨美继续说。

“为什么对这些政策如此熟悉?”我又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问道。

“到社区服务中心问多了,也就记住了。”杨美坦然地说。

在采访的全程里,杨美始终带着微笑,我想让她用一些话来结束采访。

她很健谈,像是朗诵一首诗一样:“曾几何时,我们住在大山深处。你可曾想象得到,深山里一座破烂不堪的木房子,四面透风,寒风怒号,房子就像要垮塌了一样,住在里面每天都胆战心惊、不能安睡,孩子都哭成了泪人。”

杨美很有艺术天赋,面对镜头她自然大方,只见她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乡下的那些房子,只要一遇下雨天气,雨水顺着屋顶的漏洞流下来,滴到人的身上,滴到暖和的床上,滴到香喷喷的饭菜里,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滋味,曾经居住在大山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怎么生活的?山高路陡石头多,房屋建在小山坡,收成不好吃糠菜,衣服单薄直哆嗦。讲的就是许多年以前,还未搬迁之前的部分村民的生活写照,如今这一切都改变了。”

“就业培训使我们能够有工作,让我们搬迁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照顾好孩子,口袋有票子。一句话,比原来好多了!”杨美十分高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搬出穷窝窝,开启新生活。一项技能、一份事业、一份工作,让易地扶贫搬迁户杨美顺利开启幸福生活,而她们的喜悦和收获也是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们能品尝得到的,体会得到的。

像杨美一样,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们拥抱阳光新生活的背后,是凯里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落实后续扶持工作、让贫困户们“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积极探索实践。

如今,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热闹,更加美丽,处处露出了城市人的幸福笑脸……


  • 杨美
  • 搬迁
  • 扶贫
  • 易地
  • 凯里市
采访最后,杨美笑着说出自己近期的规划。 “好的,没问题。”说完,我们走出了她家。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有些搬迁群众在困惑,无法寻找生活中所遇种种不尽人意之事的解决之路,殊不知他们其实是希望的种子,只要思想不落后,总有一天会脱贫致富。 半年后,杨美的兴美宏杨制衣厂挂牌成立,厂址在她家楼下的门口。 杨美已摇身一变,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为凯里市上马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间制衣厂的“女老板”,手下管理着十多名工人,而这些工人都是易地扶贫搬迁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