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四川平昌:务实推进人社扶贫工作 不断展现脱贫攻坚新作为

2019.07.22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昌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创新思维,夯实举措,通过抓实抓细部门帮扶,统筹推进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四大行动”,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组织领导为保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搭建专班。成立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专规扶贫指挥部和干部帮扶统筹管理办公室,落实两名班子成员分别负责。二是定期研判。建立周一班子碰头会制度,总结上周工作推进情况,汇总问题短板并研究对应措施,梳理本周工作要点。三是传导责任。机关纪委牵头,坚持每月对专规扶贫、干部驻村、结对帮扶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综合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警示约谈、纪律处分等手段,铆紧责任链条,倒逼担当履职。 

  以任务精准为目标,提升干部帮扶质效。一是统筹帮扶时间。紧扣“提升群众满意度”目标,每周集中安排2-3天时间,集中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开展“一超六有”排查补短,落实五包责任。二是增派驻村力量。为结对帮扶三边村、非贫困村各增派1名干部,帮扶村每村常驻帮扶干部达2名。三是邀请专家问诊。坚持每月组织召开结对帮扶业务专题培训,邀请脱贫办专家授课;定期邀请扶贫局专家团队进入帮扶村,开展贫困户抽样调查,列出问题清单,提出对策建议。 

  以四大行动为抓手,助力全县脱贫攻坚。一是就业扶贫行动。健全“一库五名单”,落实贫困劳动力实名制动态管理;定期举行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累计推荐城乡贫困劳动力就业3000余人;扩大农村公益性岗位覆盖范围,贫困村、“三边村”每村10个,非贫困村每村5个,全县农村公益性岗位总数将达3980人;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累计建成村居就业扶贫站点16个,就业扶贫基地13个,就业扶贫车间4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7人。二是技能扶贫行动。将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棚场院舍、厂区车间,采取“集中授课+知识测试+实训操作”的模式,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劳务品牌、跨县区(市州)扶贫专班、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163人。三是社保扶贫行动。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政策,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等符合代缴条件的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21.14万人次,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人才扶贫行。创新举措狠抓人才引进、人才培育和人才管理使用等人才建设关键环节,先后通过公开考试(考核)招聘引进各类优秀人才5800多人,为全县脱贫奔康、全面小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来源: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昌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创新思维,夯实举措,通过抓实抓细部门帮扶,统筹推进就业扶贫、技能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四大行动”,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组织领导为保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一是搭建专班。成立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建专规扶贫指挥部和干部帮扶统筹管理办公室,落实两名班子成员分别负责。二是定期研判。建立周一班子碰头会制度,总结上周工作推进情况,汇总问题短板并研究对应措施,梳理本周工作要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