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提供高质量技能培训 建设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

2019.03.04

近年来,全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总量已达到2.86亿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相较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较高、技能提升意愿强、创业意识强。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职业技能现状,远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是促进就业创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意义重大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等文件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增加受教育培训的机会,提高专业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劳动者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2018年第四季度,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显示,市场对具有技术等级劳动者的用人需求大于供给。其中,高级技能、高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达到了2.39和2.01。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有助于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有助于满足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虽然相较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但总体人力资本还比较贫乏,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人力资本结构不甚合理、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的能力不强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不足均可以通过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来改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是解决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才能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必须是符合培训对象特点、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培训内容设置合理、培训方式灵活高效的培训。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规模、培训需求的摸底调查。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探索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信息库和数据统计分析机制,科学编制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数量规模、了解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有效的培训信息收集、发布、传递、反馈机制,及时发布相关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和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培训项目课程情况等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客户端等服务平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二,要做好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制作培训项目宣传册,介绍培训项目的内容、时间、课程、培训后可掌握的技能、培训后就业方向、未来职业发展等内容,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根据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创业意愿等选择合适的职业培训机构、感兴趣的培训项目进行学习,也便于培训机构对不同就业形态的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分类精准培训。

第三,应加强培训教材开发和课程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培训需求,做好培训教材编写、修订工作以及课程设置、开发工作;对培训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对培训中发现的教材和课程问题进行修订完善;鼓励行业协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课程,尤其是配合企业转型升级及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要求的新职业课程。

第四,应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补偿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力度,减少参训人员培训费“先垫后支”情况;逐步扩大就业补助资金中培训补贴资金所占比重,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支持引导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合理使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陈玉杰)

  • 技能培训
年来,全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总量已达到2.86亿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相较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较高、技能提升意愿强、创业意识强。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是新时期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职业技能现状,远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需要,是促进就业创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