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扶贫路上的“摩托兄弟”

2018.10.30

夜幕降临,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大方县六龙镇政府院内传来阵阵轰隆声,每当听到这个声音,人们便知道是“摩托兄弟”汪建军和周兵回来了。

汪建军和周兵是该镇派驻深度贫困村纸厂村的驻村干部。纸厂村是六龙镇最偏远的村寨,进村道路陡峭崎岖,常常要翻越几个山头。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汪建军、周兵二人平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摩托车。无论天晴下雨、严寒酷暑,他们总是互相搭乘沿着陡峭的通村路,骑行一个小时准时到村,开始一天的忙碌。晚上,再骑行一小时回到镇上,长此以往,同事们都叫他们“摩托兄弟”。

今年3月,周兵被派驻到纸厂村驻村,得知这一消息,他第一时间把在异乡的孩子和妻子接到单位宿舍,一家四口挤在狭窄的宿舍里。有同事开玩笑问道:“你这是打算在六龙安家吗?”周兵笑道:“只有稳固好‘后方’,我才好安心去打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啊。”

汪建军则是自打2017年到六龙工作之初就被安排在纸厂村驻村,那时一同入职的十几个同事都被安排到镇政府不同部门,唯有他到了村里,但他从来不抱怨,“我是男生,而且是党员,理应冲在前头。”汪建军平静地说。

2017年的冬季异常寒冷,由于刚驻村人生地不熟,汪建军每天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入户走访,路面凝冻使得他们走访很艰难,很多时候一走便是几个小时,到达村民家里时全身早已冻僵了。

由于纸厂村村支“两委”干部年龄偏大,不熟悉电脑。到村后,汪建军承担了村里所有的资料归档工作,即便是周末调休,他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家在七星关区的他,常常隔好几个星期才抽晚上时间回家看看孩子,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又匆匆坐车回到村里。

直到今年3月,周兵加入驻村帮扶行列后,汪建军和周兵一起商量,买了辆二手摩托车,两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

“村里的事,贫困户的事都让我放心不下,只有待在村里才是最踏实的……”汪建军和周兵常常这样说。

一年过去了,纸厂村的通组路、入户路、院坝逐渐硬化,很多偏远的农户搬出大山,住房条件得以改善,村容村貌变得整洁。这些可喜的变化,与汪建军和周兵翻山越岭、起早贪黑开展帮扶工作是分不开的。

天色又渐渐暗了下来,骑行到离村委不远的山头,汪建军和周兵停下来坐在路旁的石坎上休息,俯瞰坐落在山沟里的纸厂村,两人若有所思。

“老周,你说咱们能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吗?”“能,咱们的养蜂项目,蜂箱里已经产出了蜜”。交谈中,两人因风吹日晒黝黑的脸庞显得异常坚毅。(陈 芳 李 杰)

  • 建军
  • 周兵
  • 摩托兄弟
  • 纸厂
幕降临,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大方县六龙镇政府院内传来阵阵轰隆声,每当听到这个声音,人们便知道是“摩托兄弟”汪建军和周兵回来了。 汪建军和周兵是该镇派驻深度贫困村纸厂村的驻村干部。纸厂村是六龙镇最偏远的村寨,进村道路陡峭崎岖,常常要翻越几个山头。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汪建军、周兵二人平时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摩托车。无论天晴下雨、严寒酷暑,他们总是互相搭乘沿着陡峭的通村路,骑行一个小时准时到村,开始一天的忙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