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他浴血奋战,舍生忘死,彰显了革命军人的担当;今天,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他,就是四级残疾退役军人、贵州省思南县森林种养家庭农场董事长王明礼。
退伍不褪色永做困难群众引路人
1984年,年仅20岁的王明礼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战斗中,他勇打头阵,不幸被炸断双腿,成为四级残疾军人。1985年11月,王明礼退伍回到家乡思南县,在县总工会工作。
“作为一名军人,就该冲锋在前,铁肩担道义。”无论做什么事,王明礼总是尽力做好,让老百姓满意。
2008年3月,乌江思林水电站即将蓄水发电,但库区内仍有部分居民没有搬迁,情况紧急。王明礼主动请缨,来到移民户杨春茂家进行劝说。最初,杨春茂见到王明礼就躲。王明礼没有泄气,见杨春茂上山,他也上山,一边帮着干农活,一边做思想工作。20多天过去了,杨春茂仍不愿搬家。
5月的一天,大雨如注,洪水猛涨。王明礼冒雨去找杨春茂,恰遇他赶着耕牛回家。路过一座木桥时,牛受到惊吓,掉进河里。王明礼纵身跳到湍急的河水中,一个大浪扑来,瞬间没了身影。杨春茂也跳了下去,只抓到一只假肢,吓得他连声呼救:“不好,老王被冲走了!”
杨春茂伤心欲绝之际,突然看到王明礼牵着牛,正吃力地爬上岸。
杨春茂紧紧抓住了王明礼的手:“啥也不说了,我明天就搬!”
近年来,王明礼被选派到思南县多个村开展帮扶工作。每到一村,他都与村干部一道,组织村民修路、修小水池,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果林、生态畜牧产业。他已连续多年被评为铜仁市“百
不忘战友情帮扶退伍军人再就业
“只有为贫困战友搭建良好的创业就业平台,才能让战友摘掉贫困帽子。”多年来,王明礼心中始终牵挂着贫困战友。他以“党支部+退伍军人+企业+基地+农民”模式,创建了思南县退伍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
2009年,王明礼带领退伍军人成立贵州省思南县鼎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建成了茶园和生态养殖场,并在广东建立销售点,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基地成立思南战友荒山绿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思南柄嘉种养农业专业合作社、马河贡茶茶厂等10个企业,成为农村退伍军人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
“过去,我们在部队为了保家卫国,不惜流血流汗;如今,我们离开部队投身经济发展,要弘扬部队传统,团结一致与贫困决战。”王明礼说。
创业促就业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
王明礼根据退伍军人的意愿,尽力把企业所在村的退伍军人安排到基地就业。仅2014年,基地就安置了45名退伍军人及家属。
基地采用“土地租金+农民就地务工+土地股权分红”模式,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近年来,王明礼通过租赁土地、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规模流转土地用于茶园建设,并带动园区周边6个村的村民在茶园摘茶、除草施肥3000人次,每人每天收入100多元。
此外,基地先后帮助燕子阡、大城坨、马河、冉家坝4个村修2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并带动了鹦鹉溪、张家寨镇872户3288人致富,336户贫困户脱贫。
谈到未来,王明礼信心满怀:“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退伍军人创业就业基地。到2020年,力争把茶园扩大到2万亩,解决5000人就业,成为贵州省退伍军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样板。”(齐歌夷 黄良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