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搬迁移民家门口就业脱贫——宁夏银川市实施就业扶贫工程纪实

2018.07.11

从2017年12月到2018年5月,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一队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丁平凉,通过种植香菇挣了1.8万元。

“2017年,我在产业园区的大棚里负责拌料。学到种植技术后,我承包了一个棚,种了9600棒香菇,也就有了这半年的收入。”丁平凉说。

银川市的扶贫对象,主要是像丁平凉这样的来自宁夏南部山区的搬迁移民。银川市根据搬迁移民的需求,分类实施就业扶贫工程。目前,该市已有94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接受就业创业帮扶,平均劳务收入为2.1万元。

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创建就业扶贫基地

银川市在全市36个脱贫销号村聘用了60名就业扶贫信息员,对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调查摸底。该市结合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动态实名制管理率达100%。

“在我们统计调查的36个脱贫销号村的2.76万名贫困人员中,共有14237人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有10545人。”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局长纪伏荣说。

据纪伏荣介绍,这1万余名贫困人员从南部山区搬迁到银川后,普遍不愿到离家远的地方就业,导致他们虽有就业能力但脱贫能力不高。对此,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引导本地企业在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创建就业扶贫基地或加工点,采取“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方式,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2018年上半年,银川市共扶持建立9个就业扶贫基地,对每个就业扶贫基地给予1万元补贴。这些就业扶贫基地已吸纳512名贫困人员就业。

发展本地产业建立园区增加岗位

丁平凉能在家门口挣到钱,得益于2017年建立的金凤区食用菌科技扶贫产业园区。园区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建立了6家合作社,辐射周边5个村,涉及种植户将近60户,其中一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在园区上班的都是像我这样的搬迁移民。2017年我在这里上班,每天差不多可以挣120元,比在老家挣得多。”丁平凉说。

银川市结合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围绕商业物流、现代农业、设施园艺、农家乐、农业观光旅游,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发了大量就业岗位。

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和滨河如意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滨河如意集团设立扶贫生产线,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同时,该局还与漾空间手工编织合作社合作,在脱贫销号村设立手工编织工作室,促进贫困妇女就业。

劳务经纪人带动就业“三单联动”开展培训

2017年从固原市孟塬乡搬迁至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的刘润润,2018年参加了兴庆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与银川金羚羊职业培训学校合作举办的订单式手工编织培训班。“上课的地方离我家很近,我在这里学到了手艺,还方便照顾孩子。”刘润润说,“现在,我丈夫在银川一家车床厂上班,每月能挣3000元;我通过手工编织每月能挣将近2000元。”

银川金羚羊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彭彩荣对记者说:“刘润润上的这个班共有50名学员,其中30多名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他们参加20天培训,可以学到3类手工品的编制方法,培训后制作的产品由相关企业直接收购。”

2018年,银川市各县区开展了花卉园艺、畜牧养殖、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同时,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在一些乡镇开设了保安、服装剪裁等培训班。对于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员,该局重点在乡村开发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山林防护、学校安全管理等公益性扶贫岗位,安排他们就业。

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引导各村、劳务协会、劳务经纪人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开展劳务协作,组织贫困人员转移就业。2018年,该局在闽宁镇举办了两期劳务经纪人及中介机构培训班,目前参加第一期培训的52名劳务经纪人及中介机构法人代表已领取劳务经纪人证。至今,该局已累计培训劳务经纪人448名,全市共有近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劳务经纪人的介绍下实现转移就业。

此外,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还根据贫困人员的意愿和当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企业提供岗位订单,就业部门提供贫困人员名单,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菜单,实现“三单联动”。对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该局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2018年以来,该局已开展14个工种和专业的技能培训,全市共有5280名贫困人员参加。

2018年,银川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给予创业资金支持,并视项目发展情况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凡通过创业带动贫困人员就业的创业人员,均可按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享受扶持。(赵文 孟徙宁 王炯)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银川市在全市36个脱贫销号村聘用了60名就业扶贫信息员,对各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开展调查摸底。该市结合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动态实名制管理率达100%。 “在我们统计调查的36个脱贫销号村的2.76万名贫困人员中,共有14237人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有10545人。”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局局长纪伏荣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