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推进扶贫改革试验过程中,江苏省宿迁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和先行先试原则,健全扶贫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培育了就业扶贫的宿迁模式。
“我们按照就业扶贫与电商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致富增收相结合、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拓展就业扶贫的新路子。”宿迁市人社局局长孙登怀说,宿迁市在2015年初就提出了“电商就业扶贫”思路,打造了“一村”培育“一品”(特色农产品),“一品”做响“一店”(网店),“一店”致富“一片”的“一村一品一店”特色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在电商就业扶贫发展模式下,宿迁市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一是培育家门口产业就业模式,打造吸纳能力强、产业规模大、适应范围广的新型家门口就业项目;二是积极引进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定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三来一加”项目,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三是通过政府兜底保障,将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积极开发邻里互助类、村务服务类和巡防巡护类等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宿迁市通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积极向贫困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
结合电商产业的发展优势,宿迁市开发电商创业培训项目,开展网络创业培训“乡村行”活动,实施网络创业“百千万”培训计划,开展贫困劳动力免费网络创业培训。在培训之外,全市支持和指导返乡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挖掘当地产业特色,创办领办参办小工厂、小农场、小物流、小电商、小服务等“五小创业”项目,并实施电商助残扶贫行动,发展适合贫困残疾人的电商产业。
截至目前,宿迁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劳动力已实现脱贫18.3万人,其中通过就业带动脱贫16.5万人,外来低收入劳动力就业脱贫2650人。在电商就业扶贫新模式下,全市“一村一品一店”省定经济薄弱村覆盖率达46%,累计有5600名低收入人员成为网店店主,5.2万名低收入人员直接参与网络经济,26万名低收入人员在电商发展中受益。
“我们还要强化扶贫项目推进,在电商产业发展中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孙登怀说,宿迁市将打造“电商就业扶贫e站”,利用电商平台合作销售贫困劳动力生产的农特产品,帮扶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