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江苏省沭阳县精准扶贫助残疾人脱贫致富

2018.06.20

2018年59岁的缪中华是江苏省沭阳县十字街道戴圩村村民,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家里只有自己和儿子,儿子常年在外面打工补贴家用。几年前,缪中华遭遇了一场车祸,行动更是不便。就在缪中华因为家庭生活一筹莫展时,十字街道的民政部门给他在十字街道工业园区介绍了一份工作。

近年来,沭阳县积极推进残疾人精准脱贫工作,探索并采取多项举措,通过创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以培训就业技能、开展结对帮扶,以扶贫基地建设带动就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对农村残疾人免费进行种养技术培训,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通过对有种养计划或有发展种养业愿望的残疾人进行培训,大力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在基地建立后,牵头向学员提供种苗、技术跟踪,并与适合残疾人种养和技能培训的企业或种养大户进行合作,把种苗、饲料、肥料等按照优惠价格先送给残疾人种(养),在回收产品时扣除成本,为21名残疾人发放小额贷款贴息8.68万元,成功帮助那些没有启动资金的残疾人发展种养业实现致富。

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扶贫基地8家,共实现和扶持带动450名残疾人就近就业。(苏阳轩)

 

( 责编:lhj )
  • 残疾人
2018年59岁的缪中华是江苏省沭阳县十字街道戴圩村村民,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家里只有自己和儿子,儿子常年在外面打工补贴家用。几年前,缪中华遭遇了一场车祸,行动更是不便。就在缪中华因为家庭生活一筹莫展时,十字街道的民政部门给他在十字街道工业园区介绍了一份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