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攥牛鼻 执牛耳 抓牛头——湖北省当阳市三管齐下发力多技能培训促脱贫

2018.05.25

今年以来,当阳市人社部门把精准扶贫送技能培训进村入户作为工作的发力点,以技能培训助脱贫,扶持创业稳致富为目标,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和创业需求者,结合当地畜禽产业养殖、稻虾共作养殖、蔬菜种植等的产业发展特点,把专项技能培训办到田间地头。截止目前,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共12期956人,扶持困难人员实现小微创业122户,收到好的效果。

攥牛鼻,发力精准扶贫技能培训

当阳市在“送技能下乡,助精准脱贫”活动中,攥住“脱贫促发展”的牛鼻子,注重困难人员创业意识引导,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的脱贫理念,先对贫困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再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因需制定培训方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一户一品,针对性的开展以畜禽产业养殖、稻虾共作养殖、蔬菜种植等技能培训,聘请农技专家讲解他们感兴趣、有前景的实用技术。以建设绿色当阳为契机,围绕服务旅游经济发展需要,以玉泉办事处合意村等7个村大棚葡萄种植等小微创业技能培训为主,请专技人员现场为创业者者讲解品种选择、栽植管理的技术、市场动作等知识和技巧。在培训环节上,重点紧扣图文并茂、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对贫困户创业过程中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帮助他们理清脱贫思路,树立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淯溪镇林河村林千宏参加培训后说:“家门口的培训蛮实在,教的东西也蛮实用,现在晓得自己为什么没有别人会搞。”

执牛耳,优化技能培训路径

创优模式,多专业推进。当阳市将培训方式由传统“灌输填鸭式”教学转变为“菜单需求式”培训。根据参训对象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在开展育婴员、叉车、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又新增电工、电焊、月嫂等特色专业培训班,供参训对象“自行点菜”。

优化培训路径,做实“订单式”培训。为方便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学技能,当阳市优化培训路径,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进乡镇、进村组送技能培训活动,使农民能在家门口得到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提升技能层次,提高就业率。把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每月组织职业技能考试鉴定,提升参训人员的市场就业率。同时,针对困难个体就业需求联合该市残联部门开展残疾人培训。

抓牛头,激发创业当老板

脱贫离不开技能,致富离不开创业。当阳市人社部门着眼“扶持百名困难户微创脱贫”为目标,全力推进“技能扶困、创业脱贫”计划,抓住牛头带动全身。玉泉办事处三桥村6组村民刘启宏,年初参加就业部门举办的脱贫技能培训后,制订了三年脱贫计划,开始他的创业之旅。目前养殖母猪4头,商品猪9头,蛋鸭1000多只,新建鱼塘一个。该村刘士新、周志菊夫妇,利用自家低产田及与邻居置换的低产田一块改造形成近3亩的稻虾连作地,玉泉人社中心积极牵线搭桥对接该市两河镇张培伍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给其提供了种苗及技术支持。刘士新喜不自禁告诉人社中心的回访人员,他家的虾苗生长良好,对今年的脱贫致富信心满满。玉泉子龙村村民张华,通过学习种植红薯技术利用自家屋后坡地,大面积种植红薯。聚鑫薯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冬红在人社中心的协调下,及时施以援手为其免费提供了薯种及每亩40斤复合肥。两河人社中心在技能扶贫活动中,注重用该镇蔬菜销售大户石明城和糜城村电商经营户张培武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创业典型来鼓舞参学人员,通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激发他们创业当老板的热情。

与此同时,当阳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有一定创业需求和创业能力精准扶贫户等各类创业人员的扶持力度,1-4月,已为86名创业者提供贴息创业贷款841万元。(当阳人社局 钱刘 张燕 王民华)

 

( 责编:lj )
  • 职业培训
今年以来,当阳市人社部门把精准扶贫送技能培训进村入户作为工作的发力点,以技能培训助脱贫,扶持创业稳致富为目标,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和创业需求者,结合当地畜禽产业养殖、稻虾共作养殖、蔬菜种植等的产业发展特点,把专项技能培训办到田间地头。截止目前,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共12期956人,扶持困难人员实现小微创业122户,收到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