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安徽亳州:谯城区“五方对接”开发就业岗位 助力贫困者脱贫增收

2018.05.21

为深入推进就业脱贫工程,谯城区人社局按照贫困劳动者就业不宜远的原则,就近就地多渠道开发贫困人员就业岗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巩固提升期内脱贫不脱帮扶。

一是对接政府投资类项目。与发改委、国土、交通、水务等部门联系,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村畅通工程、水利工程等政府投资类项目的项目计划、开工情况等,积极引导项目实施单位吸纳贫困人员就业。

二是对接社会投资类项目。农家乐、民宿、乡村文化旅游等社会投资类项目,是新兴的农村服务产业,适合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引导其开发一批适合贫困人员就业的岗位,并纳入居家就业扶贫基地。

三是对接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与贫困人员签定用工协议,打卡发放工资待遇,完善用工手续,完善用工、待遇支付记录。

四是对接扶贫工厂(车间)。充分利用废旧村部、学校等,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办厂或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支持企业在乡镇(村)创建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加工点,组织贫困人员从事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

五是对接扶贫驿站。坚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在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重的村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建立较完善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及必要的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者。(桑晓磊 张小欢)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为深入推进就业脱贫工程,谯城区人社局按照贫困劳动者就业不宜远的原则,就近就地多渠道开发贫困人员就业岗位,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巩固提升期内脱贫不脱帮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