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四川省屏山县“六个精准”发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2018.05.16

屏山县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以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工作任务,坚持在“六个精准”上发力,通过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我县贫困家庭尽快脱贫。

精准制政策。强化政策支撑,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县财政筹集150万元财政资金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十二条措施》,从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招聘会、劳务输出、创业贷款、贫困劳动力精准识别、技能培训、扶贫基地、持贫车间、就业扶贫专班、园区稳岗、示范村创建十二个方面给予扶持。

精准施培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针对乡镇产业发展和劳动力状况特点,因地制宜开展 “送培下乡到村”。对劳动力输转就业需求多的的乡镇,重点开展电工、电焊、烹饪等技能培训;对有产业发展需求乡镇,组织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依托东西部扶贫对口协作机制,协同职校与浙江省海盐县吉利汽车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汽修专业125人,培训后输送到海盐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正式签约。1-4月,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期,培训448人。

精准促转移。紧紧依托省内“35+45”对口援助机制和东西部扶贫对口协作机制,加强与浙江省海盐县的劳务协作,出台劳务输出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到省内县外充分就业。按照“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通过政府、企业、劳务合作社、劳务带头人等不同主体加强劳务协作,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1-4月实现转移就业32190人,劳务输出贫困家庭劳动1832人,就近务工513人,实现人均增收107元。

精准扶创业。出台能人回乡创业支持政策,制定了《就业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了返乡创业贷款分险基金220万元,在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创业补贴、创投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全方位提拱扶持,鼓励社会能人、农民工、大学生等有识之士返乡创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更多人创业实现就业。1-4月发放创业贷款159万元,支持30人实现创业。

精准帮就业。借助春风行动,在11个乡镇举办了2018年宜宾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企业、县工业园区企业、就业援助月、就业扶贫、送岗位到乡入村等专场招聘会,共有35家(次)临港企业、45家(次)园区企业入场,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签约总人数2311人,贫困户437人。认定 “扶贫基地”3个,提供就业岗位773个,吸纳屏山籍就业困难人员1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人。创建“就业扶贫车间”3个,吸纳贫困劳动力41人。1-4月,实现转移就业3219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526人,月人均收入1659.33元。

精准兜底线。立足解决贫困户中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低保家庭人员就业,把贫困村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员、劳动力人员管理等农村公益事务与特困贫困户就业相结合,大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对贫困家庭劳动者实行托底安置。1-4月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200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168人,兑现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104.79万元。(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就业局 郑仁平)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屏山县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以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工作任务,坚持在“六个精准”上发力,通过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我县贫困家庭尽快脱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