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是四川省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有贫困村5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728户、48641人,其中劳动年龄段28272人。2018年是高县脱贫摘帽年,计划减贫11000人、退出贫困村20个。高县人社局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围绕坚定“三心”、提升“四力”、坚持“五精”的工作思路,不等不靠,全局动员,不忘初心,戮力攻坚,奋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一、坚定“三心”,强化政治担当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摘帽”信心。2018年,高县人社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干就干好的信心,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二)突出工作重点,坚定“摘帽”决心。2018年,高县人社局将紧紧围绕“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狠抓就业扶贫车间、转移就业、技能脱贫行动、创业带动就业、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管理、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等就业扶贫工作重点,迎难而上,乘势而为,精准发力,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全面完成就业扶贫工作任务,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三)发扬亮剑精神,坚定“摘帽”恒心。2018年,高县人社局将充分发扬“争、抢、拼,追、赶、超”的高县“亮剑”精神,以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把全局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就业扶贫工作大局上来,整合一切资源,采取一切措施,克服一切困难,以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助力全县脱贫摘帽。
二、提升“四力”,下足“绣花”功夫
(一)深化心连党建,提升就业服务能力。高县创新建成党建•扶贫“心连网”,已向全县1.4万名党员、1.6 万户贫困户和近8 千名帮扶干部发放“心连网”终端手机,为帮扶干部、贫困家庭配备一对一通讯设备,畅通贫困户获取就业帮扶的途径。充分利用“心连网”这一信息平台,把就业扶贫政策、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技能培训等信息通过平台直接送到贫困群众身边,构筑起就业扶贫信息“高速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升群众脱贫能力。始终坚持贫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精准滴灌式开展培训。引进专业培训机构,整合专业师资力量,拓展就业扶贫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宜宾市曹祉清燃面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品牌效应,着力培养高县特色产业技能人才。依托50个就业扶贫培训基地,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参加培训,完成技能培训脱贫行动1000人以上、劳务品牌培训300人以上、创业培训100人以上、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的任务。
(三)优化利益联结,提升稳定收入能力。加大对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提供更多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探索村银合作、村企合作、土地入股、成立集体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织农户“众筹众创”办实体,促进村民变股民,实现群众增收、业主得利、集体壮大。目前,高县已成立22家村级集体资产公司,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
(四)细化扶贫载体,提升引领带动能力。以7个省、市、县就业扶贫示范村,1个全国就业扶贫基地、3个县级就业扶贫基地、5个就业扶贫车间、12款就业扶贫产品等为载体,在全县推广经验做法,提升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产品认定工作,帮助高县茶叶、粉条等优质农产品通过“就业扶贫”标识“走出去”,推动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将已建成就业扶贫车间作为试点,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力争全县19个乡镇均建成1个以上的就业扶贫车间,提高企业参与就业扶贫积极性,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坚持“五精”,务求工作实效
(一)坚持动态管理精确。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加强与“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比对,动态管理“一库五名单”,精准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信息。今年4月初,全面启动“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名制登记信息数据库”更新工作,将高县28272名劳动年龄段的贫困家庭人员信息精确纳入系统管理。
(二)坚持平台打造精心。着力打造基层标准化平台,确保建成13个乡镇、13个社区、30个中心村标准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提供就业招聘平台,把临港智能终端企业招工与县内企业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坚持招聘下乡入村常态化,办好每场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确保年度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今年已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5场,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平台,巩固上海嘉定区人社局到县调研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工作成果,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转移就业。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利用招聘网络,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充分发挥新疆和田高县商会传帮带作用,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坚持岗位开发精细。加大县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公益性岗位“双千”工程。统筹全县扶贫涉农资金近500万元,吸纳社会扶贫资金100余万元,新增1200余个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部分“贫困边缘户”就近就业,与前期开发的718个农村公益性岗位构成“双千”工程,按月兑现400元/人的岗位补贴,全年增加贫困人口收入900余万元,有力推动全县脱贫摘帽工作。
(四)坚持重点部署精密。抓好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结合,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与“一区一带”、“一路两翼”、“一河百点”发展布局的结合,合理规划就业扶贫示范村、就业扶车间和就业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摘帽,服务高县发展大局。
(五)坚持督查问责精准。印发《高县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明确就业扶贫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监管,实行“定人限时交账”制度,强化对就业扶贫工作中的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点人员和作风建设的执纪监督问责,对就业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快查实从严处理,精准问责。
(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