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重庆市石柱县人社局就业扶贫出实招 脱贫摘帽见实效

2018.05.04

2018年是石柱县脱贫攻坚摘帽年,重庆市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转移就业、扶贫培训等就业扶贫工作。

(一)强化系统设计,统筹协调资源。一是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全县2018年就业扶贫工作。二是制定《2018年决胜脱贫摘帽“冲锋战”第一战役就业扶贫工作方案》和《2018年决胜脱贫摘帽“冲锋战”第二战役就业扶贫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三是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召开就业扶贫政策培训暨就业工作部署会,提高政策理解和运用能力。四是成立就业扶贫工作督导组,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就业扶贫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二)聚焦精准靶向,核准情况底数。围绕“大走访、大排查”主题,抓住外出人员集中返乡过节契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全面摸清核准贫困人员中有培训意愿和有就业意愿未就业人员情况,并组织工作人员分组分片区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核实指导,根据不同需求提出针对性服务。据统计,全县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共8376人,缺技术且未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共4337人,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共2030人(其中零转移就业家庭共计526户,有就业意愿的736人)。

(三)坚持多面发力,搭建就业平台。一是将收集到的县内外用工岗位和就业扶贫政策编印成册4.5万份,由各乡镇(街道)利用赶集日进行集中宣传,确保提高贫困群众就业意愿。二是通过定点举办“2018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组织用工企业到沙子镇等9个乡镇开展送岗位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务工岗位5878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的贫困群众达125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各种渠道累计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4人。三是加大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截至目前,石柱县共开发1352个公益性岗位对贫困群众进行托底安置,高出既定目标任务4个百分点。

(四)加强培训管理,力求工作实效。制定《2018年深入实施“智志双扶”扶贫培训工作方案》《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有关费用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智志双扶”扶贫培训合格证书发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结合各乡镇(街道)产业结构,将高山果蔬、中药材产业纳入特色产业培训工种范围,将有意愿参加培训的贫困人员年龄范围扩大到16-65岁,开展高龄贫困人员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培训贫困人员39043人次,其中2018年已开展扶贫培训4923人次。

(五)创新扶贫模式,突出重点帮扶。一是充分履行牵头职责,协调县农委等培训部门在深度贫困乡镇中益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性技术培训等“智志双扶”扶贫培训。二是积极与中益乡社保所联系,加快人员配备速度,目前已有98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安排到位(其中,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6人,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82人),确保就业困难的贫困人员实现托底安置。三是加大创业融资支持。经与市上相关单位沟通,在中益乡试点开展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并考虑将易变现的农房纳入抵押物。(陈虹吕)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2018年是石柱县脱贫攻坚摘帽年,重庆市石柱县人力社保局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做好转移就业、扶贫培训等就业扶贫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