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不畏挑战迎难上 敢把贫困连根拔——贵州省黔南州以就业扶贫决战深度贫困

2018.04.25

“多亏州人社部门帮我找到这样的好工作,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还包吃住,安逸得很哦!”日前,走上工作岗位的高礼亮高兴地说。

高礼亮是贵州省黔南州昌明镇打铁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他多次求职无果,又需一份工作养家。为帮助这类贫困人员,黔南州人社部门设立“贫困人员求职绿色通道”,与相关单位对接协调,采取直接聘用的方式安排工作,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8年以来,黔南州人社部门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擎就业之旗,举系统之力,集上下之智,瞄准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集中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州共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9.2万人次,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5502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1.1万人,取得2018年就业扶贫“开门红”。

精准识别一户一策

“在调查过程中,虽然苦点累点,但感到工作更有底气了,至少把之前工作中影响精准识别的很多问题解决了。”荔波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覃缘娜深有感触地说。

覃缘娜的“底气”,来自于荔波县人社部门结合相关扶贫信息开展的信息再核准和更新工作。该县人社部门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推进就业扶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精干力量进村入户开展贫困劳动力再核实调查,为开展“一户一策”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明白账。

2018年以来,黔南州人社部门加强与扶贫、移民等部门的互通协调,以扶贫云大数据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为基础,通过数据再核实、对象再精准,充实完善就业扶贫数据链,精准管理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全程服务卡,“一人一卡”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

同时,该州人社部门收集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省内外岗位信息,建立岗位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发布面上推、招聘活动点上推、帮扶干部直接推等方式,实施精准岗位推荐,确保未就业贫困劳动力至少获得3次以上就业推荐。

目前,全州核实贫困劳动力18.98万人,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全覆盖,人人有卡、村村有账、县乡有库的数据链顺利建成;储备就业岗位18.99万个,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推荐12.89万人次。

全员培训志智并扶

金明勇是福泉市马场坪安谷生态养殖场的股东,也是该市农村金融致富学校的授课教师。他除了给基础班学员讲课,还参加了中级班的学习。

金明勇以前搞养殖,养了15头猪,因不懂技术,猪快出栏时死了10头,因为销路问题,其他5头只得低价卖出,他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来,他参加了农村金融致富学校的培训,学到了技术,信心越来越强,于是与朋友合伙再次搞起了养殖。他不但获得了250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还通过当地产供销电商物流平台解决了销路问题。如今,养殖场一年出栏生猪3800头,纯利润250万元左右。

在金明勇的带动下,该村500多户村民搞起了养殖业,他的养殖场也成了农村金融致富学校的教育实践基地。

为精准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黔南州人社部门出台了工作方案,形成了任务统一安排、工作统一部署、资金统一使用、目标统一考核的工作模式,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构建了政府组织、人社牵头和各相关部门配合的多元联动工作格局。

“困难群众多,群众困难多”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大实际。黔南州人社部门以三都县、长顺县代化镇、平塘县大塘镇及全州349个深度贫困村为就业扶贫主战场,着力在“志智相扶、志智并扶”上下功夫———

结合贫困群众需求,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村金融致富学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采取“现身说法”“变化看法”“专家讲法”“能人传法”等方式,大力解决贫困劳动力“思想贫困”问题,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重点结合扶贫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家政业发展等,开展适合贫困劳动力的种植养殖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并对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给予政策扶持。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利用政府政策和银行金融杠杆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靶向施策就近就业

长顺亿源服饰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长顺县广顺镇夜郎古屯移民小区,该公司员工、易地扶贫搬迁人员陈登菊就住在这个小区。她一家五口人,住在100平方米的安置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她每月保底收入3500元,还能每天陪伴家人。目前,像她这样“出门就上班”的易地搬迁群众,仅该公司就有80人。

实现稳定就业,是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致富”的有效途径。黔南州人社部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以场租、水电费减免等优惠措施,吸引电子厂、服装厂、手套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让易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针对留守妇女熟悉剪纸、刺绣的实际情况,该州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并引导她们成立合作社,利用网络平台销售产品。

同时,黔南州人社部门组建驻外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为黔南籍在外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组织输出、就业跟踪、权益维护等服务。2018年以来,通过与对口帮扶城市开展劳务对接,该州举办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10场,提供就业岗位3.3万个。(朱臣昌 刘斌)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2018年以来,黔南州人社部门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决心,擎就业之旗,举系统之力,集上下之智,瞄准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贫困人口集中的乡村,集中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州共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9.2万人次,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5502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1.1万人,取得2018年就业扶贫“开门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