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甘肃省酒泉市强化五项举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2018.03.16

2018年以来,酒泉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计划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1.5万人,输转劳动力18万人,创劳务收入37亿元以上。

一、强化公共服务促进供需对接。依托市、县、乡(镇)、村(社区)信息网络及微信、微博等宣传平台,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有效减少劳动者外出就业的盲目性,提高转移就业的成功率。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14场(次),有效促进企业与劳动者面对面沟通,实现用工需求与就业意愿互动双选。活动期间,共提供就业岗位达4万多个。

二、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强对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建筑业、风电装备制造业、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培训力度,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校乡联合等形式,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就地培训”“就近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至目前,共培训各类人员8700人次,其中,已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者达3394人次。

三、强化劳务合作畅通转移渠道。与长三角、珠三角保持常态化劳务合作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交流,开辟了新疆、天津、上海、江苏等劳务用工基地,为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精准、优质就业岗位。目前,全市共达成劳务框架协议23份,对接大、中型企业187家。

四、强化园区建设促进返乡创业。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孵化)基地的建设力度,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工实现就业。2017年,肃州区被确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肃州区巨龙农业物流港、肃州区银达六分非耕地农业示范园、玉门市花海镇民生市场被省人社厅确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至目前,酒泉市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已达8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1个,共吸纳创业实体1093家,有效带动就业7530多人。

五、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有序环境。充分利用节会及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围绕农民工关心的欠薪、工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社会保障等问题提供法律宣传及咨询;开通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安排专人值班,建立投诉举报绿色通道,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各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电话,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进一步净化了劳动力市场,营造了良好的用工环境。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依法查处、调解各类案件752件,追讨农民工工资6270万元,涉及5427人。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2018年以来,酒泉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计划全年共开展技能培训1.5万人,输转劳动力18万人,创劳务收入37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