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验

陕西石泉:就业扶贫政策“开小灶”

2017.12.08

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贫瘠,生产发展动力不足,贫困家庭数量多,脱贫难度大,劳务产业成为多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石泉县人社局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就业扶贫主导作用。根据该县5个深度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石泉县深度贫困村就业扶贫实施方案》,为深度贫困村定制了一套专属政策,开了一次“政策小灶”,扶持贫困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创业,实现就业脱贫。

在享有现有的就业扶贫政策上,突出就业政策、就业资金、就业岗位向深度贫困村“三倾斜”,强化县内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能力。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在江苏常州金坛区建立“石泉县劳务输出基地”,搭建起该县劳动力与金坛区用工企业精准“人岗对接”劳务输出工作模式,促进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

在今年为各村开发了222名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在5个深度贫困村再次开发兜底性公益性岗位100个,解决“三无”(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贫困劳动力就近从事村级脱贫攻坚和公共服务类岗位实现就业脱贫。解除个人自主培训直补政策的培训机构和县域范围条件限制,凡是在县内外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培训结业获得培训证书都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直补政策,补贴资金直接补贴到个人。放宽创业贷款审批条件,凡是自主创办或经营种养殖业、家庭作坊、农产品加工副业等具有一定规模项目,有固定经营收益的贫困劳动力,可以按照县发展后规范、先创业就业后证照的思路,不硬性要求注册登记,可给予创业的贫困劳动力每人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可由自然人进行担保,最大限度放宽创业门槛,助推传统种植业、传统手工艺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该人社局建立干部包联深度贫困村工作机制,实行专人包村,全权负责贫困村就业创业扶贫工作,确保就业扶贫政策在深度贫困村不掉队、不漏人,扶持就业创业一批,实现就业脱贫一批。(储招贤)

( 责编:lj )
  • 就业
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贫瘠,生产发展动力不足,贫困家庭数量多,脱贫难度大,劳务产业成为多数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 石泉县人社局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发挥就业扶贫主导作用。根据该县5个深度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石泉县深度贫困村就业扶贫实施方案》,为深度贫困村定制了一套专属政策,开了一次“政策小灶”,扶持贫困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创业,实现就业脱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