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贵州雷山:“五措施”狠抓劳务协作促进就业脱贫

2017.12.07

近年来,贵州省雷山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铸魂行动”为契机,通过落实优惠的就业创业政策,激发大众群体创新创业活力,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创业条件,就业创业工作形势大好。积极与浙江杭州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到外省务工就业,促进群众增收,

一是新增就业持续增长,态势良好。截止目前,雷山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634人,完成州级下达全年任务数1472人的111.01%,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3人。2017年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34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0%。

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率。2017年以来,雷山县就业局举办了维修电工、中式烹调师、家政护工、刺绣、建筑工技能等培训项目共30余期,培训人24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有1667人。实施的培训项目有:“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建筑工人技能培训906人,贫困劳动力848人;中式烹饪师培训402人,贫困劳动力360人;乡村旅游培训249人,贫困劳动力99人;电工培训366人,贫困劳动力120人;家政护工培训160 人,贫困劳动力60人;农村电商培训258人,贫困劳动力158人,一户一技能培训59人,贫困劳动力22人。

三是发挥小额贷款作用,助力创业就业。积极开展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三批次,共58户,发放金额380余万元,带动就业520余人。其中,返乡民工人员发放10笔60余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

四是积极沟通与协作,建立更加宽泛的人力资源市场。雷山县积极与上城区对接建立劳务协作机制,于2017年9月与杭州市上城区签订了《上城区-雷山县劳务协作工作机制》和《上城区-雷山县劳务协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目标和职责,争取达到资源、信息、劳动力共享目标,提高雷山籍农村贫困劳动力在杭就业创业率,同时缓减杭州等地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实现了双赢。截止目前,雷山县向浙江跨省输出劳动力62人,完成了州级下达任务数的103.33%。

五是加大对外交流,促进校企合作。2017年11月,利用全州劳务协作招聘活动,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杭州市上城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公司本着友好协商、长期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签订了为期5年的校企合作协议书,约定双方在共享在校实习生、毕业生信息、定期举办“企业-校园招聘会和研讨会”、安排和接收雷山籍应届毕业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劳务协作,助力脱贫攻坚。(杨光辉)

( 责编:lj )
  • 就业扶贫
近年来,贵州省雷山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铸魂行动”为契机,通过落实优惠的就业创业政策,激发大众群体创新创业活力,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创业条件,就业创业工作形势大好。积极与浙江杭州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帮助农村贫困劳动力到外省务工就业,促进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