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2016年,瑞昌市有3000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加入求职大军。瑞昌市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主动作为,进一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推出实名登记与个性需求登记服务、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服务、引导就业与鼓励创业服务、就业培训与精细服务、困难帮扶与托底安置服务等“五大服务”理念,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全力以赴做好毕业就业创业工作。
一、开展实名登记与个性需求登记服务。对应届毕业生实名登记是提供就业服务的第一步,建立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让各部门及服务机构准确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及时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详细登记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创业愿望、培训需求、技能证书、特长等个性需求内容,并按类建档归案,便于后期提供精准帮扶服务。
二、开展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服务。2016年,瑞昌市计划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英才招聘活动”、“高校毕业生下生产一线岗位展销”等各类现场招聘会10场,同时推出网络招聘,利用网络招聘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滞留时间长的优势,在瑞昌就业网、就业QQ群、微信圈及时发布每场招聘信息,方便广大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在瑞昌求职真是很方便,前天我在火车上看到微信圈有瑞昌招聘信息,就试试进行了求职登记,没想到昨天下午就有企业打电话通知我面试。”章同学开心地对笔者说。
三、开展引导就业与鼓励创业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四类情况:一类是没有就业意愿的,比如准备再升学、入伍或家庭条件好等因素所致;二类是有就业意愿的,自身条件不错,在挑拣、想找更好的用人单位;三类是有就业意愿的,但因各种因素找不到工作;四类是有创业愿望,但因项目、资金、技术等因素又不敢尝试。针对二、三类情况毕业生从就业观念上积极引导,劝其先就业再择业、从事基层工作一样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等方面推荐就业;针对第四类情况毕业生从政策层面、创业环境加以引导鼓励,并提供创业项目、市场调研、风险评估、融资服务、创业孵化、创业培训等服务,扶上马送一程。
四、开展就业培训与精细服务。根据毕业生个性需求登记档案,对有培训需求的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采取“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模式,力争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对培训后考核没有达到企业要求的毕业生进入下一期培训班继续培训;对有创业需求毕业生的提供创业培训,将从市场分析、成本预算、风险把控、场地选址、目标锁定、营销策略及完成创业计划书等方面进行教学,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对具体岗位(如会计、网络设计等)有要求的毕业生,通过市场搜集及与企业对接,多渠道收集与毕业生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就业岗位,尽量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尽快就业。同时,积极做好帮扶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做到一星期一次电话,一月一次回访;对创业的毕业生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把脉问诊”,实行24小时待机服务。
五、开展困难帮扶与托底安置服务。健全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机制,积极开发一批适合困难高校毕业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同时增加就业见习岗位,提高就业见习实效,完善与规范就业见习管理,加强与见习单位、见习生的互动交流,提高见习留用率。
瑞昌市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新经济,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目前,瑞昌市已推荐应届毕业生就业72人,扶持毕业生创业2人。(虞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