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青海民和:投入1000万元设立防贫保险筑牢防贫“保护墙”

    “感谢防贫保险的好政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20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36岁的孔维成领到了37269.6元防贫保险金。防贫保险金是青海民和为了防止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人口陷入贫困而专门设立的保险金。民和县地处青海东部干旱山区,被...

  • 这个盐碱地上的“国贫县”靠啥摘了“帽”

    ▲脱贫户王爱华正在喂“跑步鸡”吃自家种的菠菜。▲58岁的张玉花正在“扶贫工坊”纳鞋底。▲5月初,武罗合作社的鲜桃已经装箱准备上市。河北武邑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建县历史可追溯到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土壤条件太差——“金南宫,银枣强,...

  • 改革“造血”拔穷根——来自辽宁省朝阳市脱贫攻坚的蹲点报告

    贫困人口占全省1/5,深度贫困县占全省1/2……位于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市,是辽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朝阳市通过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开设扶贫工厂、贫困人口住院兜底等系列举措,由单纯的“输血”扶贫到既“输血”又“造血”,合力拔掉穷根。截至2018年底...

  • 河北灵寿:念好“蘑菇经” 扶贫又富民

    指导工人在大棚里抢抓农时赶制新一茬菌棒,和设在北京的经销处洽谈产品销售和客户推广,参加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学习新技能……河北省太行山东麓灵寿县灵寿镇相托村48岁的王栓虎,最近忙得不亦乐乎。“这几件事,件件都不敢耽误,30年的经验告诉我,市场瞬息万变,可不等...

  • 云南广南:一粒米上写好扶贫文章

    “去年种了60亩水稻,纯利润有7万多元,比去外面打工强。”站在稻田边,云南省广南县八宝镇河野村河道组56岁的村民陆道聪笑着说。八宝镇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稻谷生长。当地盛产的米称为八宝米,据传在明清时代是贡米。长期以来,这里的发展较为滞后,广南县是云南...

  •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纪实

    78岁的独龙族老人李文仕至今还记得一个多月前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激动心情。2019年4月11日,独龙江畔,阳光明媚,山青似黛,绿水含笑。独龙族干部群众围坐在广场上,聆听乡党委书记余金成和乡长孔玉才分别用普通话和独龙语为大家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云南贡...

  • “黑三星村”缘何变成示范村?——东北一小村庄的脱贫振兴路

    软弱涣散村、贫困村、上访村,过去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戴着“三顶压头帽子”,被称为“黑三星村”。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苏苏村加快乡村振兴,闯出了一条党建统领扶贫的新路,实现了向示范村的转变。从软弱涣散到党建示范村一年多时间没有村党支部书记、党...

  • 河北巨鹿:金银花种植助力农户脱贫

    5月16日,河北省巨鹿县堤村乡堤村集村农民在采摘金银花(无人机拍摄)。近年来,河北省巨鹿县大力发展传统金银花种植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目前,巨鹿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3万亩,涉及4万多农户,金银花产业已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 宁夏固原:产业助脱贫

    在位于固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宁夏丰源纺织厂,工人在机台上忙碌(5月18日摄)。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固原市以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有土”扶贫和“离土”扶贫相结合,积极引...

  • 县域经济强县的“扶贫经”——来自湖南浏阳市的脱贫攻坚调查

    地处湘赣边的湖南浏阳,浏阳河蜿蜒流淌,罗霄山脉绵延起伏,一批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然而,由于发展落后,这里曾长期顶着“国贫县”的帽子。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浏阳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为脱贫攻坚创造了便利条件。2018年,浏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2.1亿元,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