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湖南娄星:贫困户抢着摘“贫困帽”

    今年10月,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丁祝村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在脱贫验收表上签名, 退出贫困户序列。 贫困户这顶 “帽子”,以前不少村民抢着戴, 现在纷纷抢着摘。丁祝村为省级贫困村, 共950户32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91人,贫困发生率3.3%。全村贫困户...

  • 河北平山:脱贫之后劲不松 勠力赶考乡村振兴

    “一面是光荣,一面是贫穷”的革命老区河北省平山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艰苦条件中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9月底一举摘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穷帽子”。但全县干部群众脱贫劲不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继续“赶考”乡村振兴,使老区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生活...

  • 宁夏银川设立脱贫攻坚专项基金 救助农村深度贫困人口

    记者日前从宁夏银川市政府获悉,银川市以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标准设立了农村深度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专项救助基金,对经过认定的农村深度贫困人口按一类、二类救助标准每月给予专项救助。据了解,银川市政府出资1亿元,委托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采用第三方项目扶...

  • 新疆轮台:以白杏促脱贫助增收

    新疆轮台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的主产区。轮台农民自古就有种植白杏的传统,但白杏产业长期处于粗放管理阶段,产量销量十分有限。如今,通过产业升级,农业电商的引进,轮台县村民凭借小白杏,逐步实现着幸福生活的愿景。新疆冬季白...

  • 福建连江:党建引领脱贫路

    11月26日,连江县祠台村党支部副书记(右)向村民了解茶苗销售情况。近年来,福建省连江县祠台村党支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村民发展果、茶等特色农业,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张国俊 摄)

  • 湖南江华:荒山“大变身” 水果助脱贫

    眼下正是柑橘收获的季节,站在黄灿灿的橘园里,68岁的周新利没有想到,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山,突然“大变身”,成了当地农民眼里的香饽饽。周新利家住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社湾村红山自然村,该自然村有70户380人,其中贫困人口12户54人。2016年,红山自然...

  • 小树叶如何鼓起“钱袋子”?——云南腾冲“银杏村” 旅游脱贫见闻

    初冬时节,银杏正黄。云南腾冲万亩连片的银杏林,将腾冲市固东镇江东社区妆成了金黄色的童话世界,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当地村民说,银杏树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早在明朝洪武年间,江东先祖从四川成都到腾冲戍边,发现此地有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银杏树,便在此安...

  • 甘肃山丹:落实医保政策 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甘肃省山丹县全面落实各项医保扶贫政策,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83人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中2618人次享受了基本医保待遇,256人次享受了大病保险待遇,517人次享受了医疗救助待遇,三项共支付补偿金额785.13万元。图为居民...

  • 红井水润灌红土地——“共和国摇篮”瑞金脱贫故事

    80多年前,因为共产党人的到来,赣、闽交界处的瑞金改名“瑞京”,他们在一座祠堂里,向世界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开启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尝试。2018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瑞金市率先在赣南脱贫摘帽,“共和国摇篮...

  • 山东援疆用金银花为南疆贫困村“铺就”脱贫路

    11月的南疆,天气转凉。赶在下霜前,村民亚森·克来木抓紧采收最后一批金银花,争取卖个好价钱。“今年行情见长了啊,一亩地的收购价从去年2500元-3000元,涨到3500元了。”金银花对亚森·克来木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作物。他的“试验田”,连续两年效益都不错,有些出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