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脱贫户老时弹着吉他迎接新年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一首本应充满童趣的新年歌曲,搭配的却是略带沧桑的中年男声和不太流畅的吉他伴奏,在新年的第一天,这种“反差萌”让人忍俊不禁,更想一探究竟。走进这个位于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的农...

  • 湖南江华:引进42名专业人才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保障

    日前,江华县出台了《2019年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引进紧缺专业技术人才42名,充实到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医疗、教育系统工作,且免笔试,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今年以来,江华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围绕经济抓人才,围绕发...

  • 山东潍坊:出台城镇贫困人口脱贫解困暂行办法

    近日,潍坊市就城镇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出台《潍坊市城镇贫困人口脱贫解困暂行办法》。办法依据城镇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按程序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掌握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纳入扶贫开发政策扶持范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城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城...

  • 广西桂林:漓江畔的“生态脱贫经”

    走进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碧岩阁村,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木质台阶直通漓江,长长的沿江步道从摇曳的竹林间穿过,江边停泊着一些竹筏。“几年前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竹筏工吴秋红说,那时沿江农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流入漓江,江边基础设施破旧不堪,竹筏多是...

  • 四川马边: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推脱贫奔康

    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招录招聘工作。马边县2018年公招(含考试、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9人,其中乡镇82人,应届生37人;2018年招录公务员(参公人员)60名。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志愿者考核招聘到乡镇事业单位11人。 出台...

  • 河北衡水:非遗粗布助脱贫

    12月25日,在衡水市冀州区一家老粗布生产企业,工人在检测布料干湿度。2018年以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依托当地的省级非遗田园棉手织粗布技艺资源,采取“非遗+扶贫”的模式,通过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能培训、老师傅传帮带等,让贫困村民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学习传统技艺...

  • 一组小微举措 打通脱贫堵点——山西保德县精准脱贫透视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这首清代民谣唱出了保德的地瘠民贫。脱贫攻坚以来,这个县通过树立“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理念,用一个个小微举措打通脱贫道路上的堵点,全县脱贫攻坚呈现出“一子着地,满盘皆活”的局面。枣乡,又闻枣香“...

  •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的脱贫新事

    1万瓶蜂蜜1分钟售罄、千年藏寨开门迎远客、“张懒娃”变“张勤娃”……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平武县采访到的脱贫新事。平武因野生大熊猫数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也是地处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经过各方多年的奋力攻坚,当地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

  • 脱贫户老杨“暖心”记

    时近年终,是黄土高原上最冷的时候。一大清早,54岁的老杨发动新买的农用三轮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位于塬顶的一片苹果园,拿起修剪工具,嘴里哈着寒气向果园深处走去。“冬天是给果树剪枝的好时候。我现在是村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过去大家帮我脱了贫,现在我也要...

  • 山东济南:一株蒲公英散开脱贫“满天星”

    “一边聊着天,一边还赚钱。”在蒲公英收获的季节,80岁的刘玉兰经常到村头的合作社门前,与周边的贫困户、留守老人一起,坐着马扎、晒着太阳,挑拣蒲公英。“一天能赚好几十块钱呢。”刘玉兰说。刘玉兰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街道陈庄村。这里的多数家庭世代以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