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赛不仅考操作熟练度,更考验对服务细节的把控和人文关怀的融入。”参加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养老护理赛项优胜奖的敖文君坦言,赛事涵盖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等多个模块,从为卧床老人更换床单到协助偏瘫老人康复训练,每一项都要求精准规范,还需将心理支持贯穿全程。她分享道:“备赛时我每天扎根实训基地反复打磨动作,更深入养老机构、社区及家庭提供上门服务,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观察老人的细微需求。”
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作为我国赛事规格最高、参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设106个赛项,吸引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内蒙古代表团115名选手参与105个赛项角逐,最终斩获13个优胜奖,通辽市职业学院护理系教师敖文君、孙亚辉分别在养老护理、育婴赛项中喜获优胜奖,邱福翠、杨菊花两位教师应邀担任对应赛项裁判,在国赛舞台彰显了扎实专业素养与卓越技能水平。
“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展示技艺的‘大舞台’,更是检验人才培养成效的‘试金石’。”通辽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赵新宇表示,“为助力选手备赛,我们全力做好保障服务,从资源协调到政策支持全程跟进,就是要让技能人才心无旁骛练技艺、展风采。”
裁判席上,邱福翠、杨菊花两位教师的专业评判同样赢得认可。“国赛裁判工作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评判标准紧密对接行业实际与岗位需求。”育婴项目裁判杨菊花表示,此次执裁既见证了全国育婴技能的最高水平,也为今后教学与技能培训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通辽市大力实施“技能内蒙古行动”和“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支持广大劳动者提升职业技能,从而促进就业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突破1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累计突破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累计达6.6万人。新获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和4个,自治区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个、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1个、就业技能培训品牌2个,通辽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
“技能人才是支撑产业升级、保障民生服务的核心力量,下一步,通辽市人社局将坚持把技能强市、技能富民作为目标,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让更多劳动者通过技能实现就业增收,为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通辽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志军表示。(周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