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十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真是及时雨,不仅解决了我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难题,还带动了乡亲在家门口就业!”近日,蒙城县农作物种植创业者张义平拿着刚到账的贷款,对县人社局的高效服务连连称赞。这是蒙城县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破解创业者资金困境、助力民生就业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1笔、总额达2.16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县域创业就业注入强劲活力。
政银联动减流程,“一站办理”省心力
“以前听说贷款要跑多个部门,等好几天,现在在网上提交申请,1个工作日就办完了,太方便了!”这是不少蒙城创业者的共同感受。为解决传统贷款办理流程繁、周期长的问题,蒙城县聚焦“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构建创业担保贷款“一体化”服务体系:制定政策宣传“一本通”,将申请条件、材料清单、办理流程等内容整合汇编,通过政务大厅窗口、微信公众号、镇村服务点等渠道精准推送;搭建受理流程“一张网”,打通人社、财政、银行数据接口,实现贷款申请、审核、放贷全流程线上流转;推行网上申请“一次办”,明确各环节办理时限,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实行财政贴息资金“免申即享”,彻底打破部门壁垒,让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贷款办理。
精准服务解民忧,上门帮扶暖人心
“多亏人社局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帮我理清了申请材料,还协调银行加快审批,不然我这茬庄稼的农资采购就耽误了。”张义平的经历并非个例。立仓镇返乡创业农民工牛海超对此也深有体会,牛海超创办的钢材加工厂,因计划扩大金属产品制造产能、补充五金销售备货面临资金缺口,蒙城县人社局了解到问题后,主动对接需求,安排工作人员协助牛海超梳理经营资质证明等材料,同时提前与湖商银行沟通,同步开展材料预审,避免因材料问题延误审批,确保贷款及时到位。
此外,蒙城县还建立“创业者需求台账”,通过走访调研、电话回访、窗口反馈等方式,动态掌握创业者资金需求与实际困难,对有贷款需求的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耐心解答额度申请、还款方式、贴息政策等疑问;针对小微企业等材料复杂的创业群体,推出“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携带资料现场协助填报,同步对接合作银行提前审核材料,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
政策红利促就业,赋能发展添活力
创业担保贷款不仅解了创业者的“燃眉之急”,更成为带动就业的“助推器”。张义平获得贷款后,采购了种子、化肥等农资,扩大了种植规模,还吸纳8名周边村民参与田间管理,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牛海超的工厂在获得30万元贷款后,顺利更新了生产设备、补充了货品库存,产能和销售规模同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新增15个就业岗位,让周边村民无需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2025年以来,蒙城县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已帮助1000余名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间接带动5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涵盖种植养殖、电子商务、机械加工、餐饮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县域产业升级注入了鲜活动力。
下一步,蒙城县将继续深化“政银企”三方协作,一方面扩大政策覆盖面,将返乡创业青年、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纳入优先支持范围;另一方面优化服务模式,探索“创业培训+贷款支持+后续跟踪”全链条服务,定期组织创业者开展经验交流、技术培训,帮助企业稳健发展,让更多创业者共享政策红利,为蒙城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