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以集体补助筑牢养老民生根基

2025.09.25
1万人,占缴费人数近10%;选择5000元高档次缴费的也有5470人。 基金安全“全程守护”。联合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建立“四比对一报告”工作机制,每月定时核查数据、清零疑点,对违规领取待遇行为坚决依法追缴,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确保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下一步,张掖市人社局将继续以“更优政策、更精服务、更广覆盖”为目标,深化集体补助工作,让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筑牢养老保障根基。

“现在缴养老保险,不光有政府补贴,村里还缴集体补助,将来养老金能多领不少,咱养老心里踏实多了!”张掖市肃南县明花乡前滩村村民看见自己账户里多了300元集体补助资金时,笑意里满是安心。

近年来,张掖市人社局锚定“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核心目标,以“多元筹资、精准扩面、提质增效”为路径,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从“一村试点”的破冰探索,到“全域开花”的格局成型;从“机制构建”的长远布局,到“待遇升级”的民生落地,张掖正将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养老底气”。

试点先行:从“单点突破”到“全域铺开”

张掖的城乡居民集体补助实践以“试点探路、稳步扩面”为准则,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复制推广。2024年,肃南县明花乡前滩村成为全市首个集体补助试点村。该村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程序确定补助方案,为62名正常缴费的参保村民每人缴纳集体补助300元,累计投入1.86万元。这笔“养老补贴”不仅增加了村民个人账户积累,更让群众实实在在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群众参保续保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2025年,市人社局乘势而上,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推动集体补助向各县区延伸,甘州区印发专项实施意见,计划为党寨镇、大满镇9个村的194名困难群体落实1.94万元补助;肃南县在前期基础上,筛选西牛毛村等5个集体经济强、参与意愿高的村深化试点;高台县确定城关镇国庆村启动试点……如今,全市集体补助试点已覆盖多县区、多个村庄,“以点带面、全域开花”的格局初步形成。

机制筑基:让“一时之举”变“长久之策”

筹资渠道激活“多元活水”。着力破解当前过度依赖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的困局,主动对接财政部门,出台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税优惠与专项激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补助,持续完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多层次筹资模式。

服务供给实现“便民高效”。秉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全面推广线上缴费、待遇测算、资格认证等数字化服务;积极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社保便民服务圈,在全市建成 126 个标准化社保便民服务站(点),实现社保业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一次办好”。

精准扩面做到“靶向发力”。依托全民参保数据库,联合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精准识别未参保、断保人员,一对一开展政策解读。针对以往“重覆盖、轻档次”的问题,通过短视频、微动漫、直播答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待遇测算实例”讲透“多缴费、多受益”的道理。2025年以来,全市已有 9874 名参保群众主动提档补缴,“早参保、多缴费、不断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待遇升级:让“养老钱”更足更稳

基础养老金“稳步上调”。全面落实省厅城乡居保保障水平三年提升计划要求,市委市政府自2024年10月起按5元/月标准建立市级基础养老金,各县区连续3年提高县级基础养老金标准。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养老金水平已超全省平均,肃南县更是位居全省前列。

缴费补贴“精准激励”。各县区在引导群众自主选择高档次缴费的同时,不断加大补贴力度。以肃南县为例,居民选择2000元缴费档次时,除省级补贴60元外,县级再补贴260元……双重激励下,群众提档意愿显著增强。2024年,全市自主选择1000元以上缴费档次的居民达3.1万人,占缴费人数近10%;选择5000元高档次缴费的也有5470人。

基金安全“全程守护”。联合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建立“四比对一报告”工作机制,每月定时核查数据、清零疑点,对违规领取待遇行为坚决依法追缴,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确保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下一步,张掖市人社局将继续以“更优政策、更精服务、更广覆盖”为目标,深化集体补助工作,让城乡居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筑牢养老保障根基。

  • 补助
  • 集体
  • 缴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