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门社保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参保群众跨地区流动就业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需求,通过优化流程、数字赋能、强化协同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线上转移服务的推广,让参保群众彻底告别了“两地跑、反复问”的繁琐流程。在玉门市务工的四川户籍就业人员李女士感慨:“以前换工作要专门请假回老家开参保凭证,再跑到现在的参保地提交材料,来回至少要花3天时间。现在打开手机APP,3分钟就能提交申请,5天内就能查到转移成功的短信,实在是太方便了!”
一是流程再造
从“多环节”到“一站式”
针对传统转移业务中“转出地出具参保凭证—转入地受理申请—两地人工核对信息—资金划转”等繁琐环节,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模式。参保人员只需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小程序或甘肃人社微信公众号,进入“社保转移申请”模块,填写转入地与转出地信息并提交申请,系统即可自动推送至两地经办机构。转出地无需出具纸质凭证,转入地通过数据共享实时获取参保人的缴费记录、账户余额等信息,无需重复提交材料。目前,线上转移业务平均办理时长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
二是技术赋能
从“人工办”到“智能办”
以“全流程网办、跨区域协同、智能化服务”为导向,通过对接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及跨省转移系统,构建起“线上申请—数据互通—自动审核—资金划转”的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转移业务的审核、划转均依托系统提交完成,避免了人工经办可能存在的“材料造假”“金额误算”“资金滞留”等风险,确保每一笔转移资金“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安全可控”。参保人可通过线上平台实时查询全流程审批进度,真正做到“进度可查、结果可视”。至目前,累计办理社保关系线上转出业务192件,转出基金384.04万元。
三是协同联动
从“单点办”到“全域通”
针对省内转移与跨省转移的不同特点,建立“分级负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一方面,依托省级统筹平台,实现省内各市间社保关系的“秒级转移”,参保人员在省内流动就业时,无需申请转移,系统自动归集缴费记录,退休时由待遇领取地统一核算权益,彻底解决“省内多地参保、重复跑腿”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跨省转移业务,建立“点对点”沟通机制,统一政策口径与操作流程,对异地经办机构反馈的疑难问题,由专人跟踪督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跨省转移疑难问题32件,跨省业务一次性办结率达98%以上。
下一步,玉门社保将持续深化服务,打造民生样板。以社保关系线上转移为突破口,拓展“互联网+社保”服务场景,加强宣传转移操作指南,用数字化手段托举民生幸福,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化改革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