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低成本创业”

2025.09.18
解决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创业路上的实际困难,今年,江西省上饶市积极响应江西省民生实事号召,通过政策帮扶、技能培训、场地支持三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模式,扎实推进“低成本创业”,有效破解就业困难群众的创业瓶颈,助力他们稳步迈出创业第一步。政策的温度,正转化为一个个真实的创业故事。 政策帮扶:5000元“创业基金”点燃希望 “今天我很高兴领到这个新设备,也让我创业越来越有信心,同时也希望我家里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

为解决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在创业路上的实际困难,今年,江西省上饶市积极响应江西省民生实事号召,通过政策帮扶、技能培训、场地支持三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模式,扎实推进“低成本创业”,有效破解就业困难群众的创业瓶颈,助力他们稳步迈出创业第一步。政策的温度,正转化为一个个真实的创业故事。

政策帮扶:5000元“创业基金”点燃希望

“今天我很高兴领到这个新设备,也让我创业越来越有信心,同时也希望我家里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日前,在上饶市铅山县“就业之家”举办的低成本创业设备发放现场,44岁的林艳红激动地说。她来自紫溪乡坑口村,家中有两位残疾老人需要照顾,还有两个正在读大学的孩子。她早年在浙江创业失败,生活陷入困境。如今,在政府帮扶下,她领到了一台专用冷柜,打算通过销售卤制品增加收入。

这正是上饶市“低成本创业”政策落地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针对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重点群体,上饶市推出专项扶持政策:通过人社部门“5+2就业之家”平台,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创业设备。创业者稳定经营满6个月,设备即归个人所有;若设备价值未达5000元,差额以现金形式补足;若未满经营期限或材料审核不通过,则不得享受设备补贴政策。

如何确保好政策精准送达?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冯鹏介绍,各县(市、区)已建立起三级联动机制,线上线下多渠道同步宣传。线上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5+2就业之家”直播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和申请指南;线下则组织政策解读培训会、研讨会,在集市、招聘会设点宣传,并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摸排、电话联系宣讲政策,通过“一对一”政策宣讲,精准识别创业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23人提交申请,设立摊位97个,发放设备156套,123人成功开摊,共投入扶持资金34.19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命运的悄然转变。

按需配置:专项设备注入启动动能

除了铅山县,9月11日上午,信州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的第一批支持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设备发放仪式现场同样气氛热烈。“这次发放的设备特别实用,我们需要什么就能申请什么。政府给的不只是设备,更是我们开始创业的勇气!”一位领到电动三轮车、电子秤等摆摊设备的市民激动地说。当天,共有11名就业困难人员根据自身需求,收到了“量身配置”的创业起步设备。

为确保创业帮扶切实有效,此次帮扶行动突出“按需配置、精准对接”。各县(市、区)人社部门提前摸排创业者经营类别和个性化需求,精准统计设备类型与数量,统一采购配发,既契合多样化的创业场景,也确保了设备质量和价格合理。

发放设备只是起点,后续服务紧随其后。“就业之家将持续提供创业指导、政策解读和培训支持,帮助大家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冯鹏说。

为此,各地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为原则,组织专人专车开展设备配送,还将政策讲解和创业培训同步送至现场。除详细讲解政策要点外,还涵盖创业规划、风险应对、资源整合等实用知识,帮助创业者筑牢信心、看清门道。

“培训非常实用,以前觉得创业是‘拍脑门’的事,现在懂门道了,心里踏实多了!”各地现场互动频频,不少学员表示收获颇丰。

冯鹏表示,不少就业困难人员因需照料老人、子女,或受限于就业渠道狭窄,难以实现固定岗位就业。在这种情况下,灵活性强、门槛较低的摆摊创业,成为他们实现就业增收的理想途径。本次政策瞄准创业起步阶段的痛点,通过提供“第一桶金”式的初始扶持,显著减轻了创业者的前期投入压力和顾虑,有效破解“开头难”问题。不仅降低了创业试错风险,也缓解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鼓励更多群体勇敢迈出第一步,积极探索新的生计可能。

场地提供:烟火街区托举创业梦想

每当夜幕降临,广信区罗桥街道182夜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空气里飘散着小吃、烧烤的诱人香气。这里不仅是美食聚集地,更是广信区人社局精心打造的“人社创业帮扶点”,为创业者点亮了希望。

“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我一定努力把生意越做越好!”张丽云的酱香饼摊前食客络绎不绝。只见她熟练地将面饼铺上铁板,刷酱、翻面、切块,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份热气腾腾的酱香饼就递到顾客手中。

年近五十的她原本是工厂工人,因工厂倒闭失业。失业后因学历和技能所限,多次求职无果。偶然得知“低成本创业”帮扶政策,她果断申请,顺利领到这份“创业助力包”。

“政府不仅提供设备,还安排了固定摊位,真的帮到了点子上!”如今,她的酱香饼摊已在夜市站稳脚跟。每逢周末,摊位前常排起长队,一晚上能卖出上百份,月收入达到几千元,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为解决创业者“无场地”的实际困难,上饶市人社部门主动出击,持续完善后续服务,在夜市、集市、商业广场、便民点等人流密集地规范设立“人社创业帮扶点”,提供固定或灵活的低价、免费摊位,切实为创业者减轻负担。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创业街区(社区)11个,6个正在积极推进中。各县(市、区)还将结合城市规划和市场需求,在乡镇、街道集市等地继续增设固定摊位,同步做好设备配套工作,进一步扩大帮扶覆盖面。

一份帮扶、一套设备、一处摊位,承载的是创业者对未来的期盼,也支撑着全家安稳与温饱。上饶市将持续深化“低成本创业”模式,通过务实举措兜牢民生底线,助力创业者用奋斗收获幸福,提升获得感。(上饶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 创业
  • 政策
  • 设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