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技能照亮前程”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2025.09.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9月8日,由通辽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主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在通辽职业学院、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同步拉开帷幕。 本届大赛聚焦多领域技能比拼,设置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装配钳工、电工、焊接、养老护理、育婴等15个赛项,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等关键行业领域。赛事吸引力强劲,共汇聚358名选手同台竞技,同时配备49名裁判员保障赛事规范开展。

“这次比赛最大的感受是‘收获远大于成绩’。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我有机会和全市最优秀的同行们同台竞技、切磋技艺。通过比赛,我检验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整个过程虽然紧张,但更多的是学习和成长。”养老护理项目参赛选手吴明辉说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9月8日,由通辽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残联主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承办的通辽市第五届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在通辽职业学院、通辽市工业职业学校同步拉开帷幕。

本届大赛聚焦多领域技能比拼,设置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装配钳工、电工、焊接、养老护理、育婴等15个赛项,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术等关键行业领域。赛事吸引力强劲,共汇聚358名选手同台竞技,同时配备49名裁判员保障赛事规范开展。

相较于往届,本届大赛创新突破,首次采用“赛展融合”模式。赛场同步设技能成果展示区,打造8个立体空间展,邀请技能大师、民族工匠展示本土技能创新成果与民族特色工艺,参赛选手和院校师生可近距离观摩体验皮雕、刺绣等非遗技艺。此举既凸显技能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更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职业技能融合,助力更多技能人才从“幕后”走向“台前”。

“此次大力推进赛展融合,旨在激发青年劳动者学技创新热情,助力其技能成才、增收致富,推动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同时,依托赛事平台弘扬‘崇技能、尊工匠’的社会风尚,为通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内蒙古通辽市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向宏说。

近年来,通辽市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体系,已累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3家、技能大师工作室61个,备案技能等级认定机构20家,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000余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突破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6.59万人,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

后续,通辽市将继续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将赛事标准融入教学实训,优化政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通辽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技能保障。

  • 通辽
  • 竞赛
  • 内蒙古
  • 第五届
  • 综合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