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西省大余县积极发挥“就业之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以“三多三强”暨“多活动、多培训、多宣传,强指导、强保障、强实效”为工作总抓手,通过政策落地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现服务效能与就业质量双提升。
一、 多活动架桥梁,精准匹配供需两端
构建“线上+线下”活动矩阵。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分类组织专业性、综合性招聘会。例如,针对高校毕业生举办“校园招聘季”系列活动,为农民工群体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等。同时,创新招聘形式,引入线上直播带岗,打破时空限制,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企业工作环境、岗位要求和薪资待遇,拓宽求职渠道。
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也是增进求职者对职业认知的有效途径。该县创新“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进园区”模式,组织招工直通车带领他们实地考察企业,亲身感受工作氛围和流程,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进行职业规划,减少就业盲目性,实现“出家门、上车门、入厂门”闭环服务。同时利用招聘会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集中宣传就业补贴、创业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通过政策解读、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答疑等方式,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积极性。今年以来,共举办招聘会22场,其中线下活动结合“春风行动”、残疾人专场、夜间专场、高校毕业生“百日千万行动”等主题开展。累计邀请2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100余人。
二、 多培训提技能,打造就业能力引擎
就业之家构建起“基础+特色+订单”的三维培训体系。基础培训聚焦美容美发、家政、烹饪等通用性技能;特色培训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开设种植业、电子商务等课程,培育乡村实用人才;订单培训则直接对接企业需求,与园区重点企业签订培训协议,定向培养技术工人。
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线上,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理论知识;线下,通过集中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引入企业参与培训过程,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由企业提出岗位技能要求,就业之家组织培训机构按照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就业,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为确保培训质量,就业之家建立“三查三评”机制:课前查师资资质,课中查教学进度,课后查技能掌握;学员评课程实效,企业评用工适配,社会评培训口碑。在这套机制保障下,目前已培训就业技能培训32期,培训649人,培训合格率稳定95%以上,学员平均就业率80%以上,有效提升劳动者市场竞争力。
三、 多宣传广覆盖,打通政策落实阵地
宣传先行,舆论引路。该县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就业专栏,定期发布就业政策解读、岗位信息、培训动态等内容。同时,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制作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图文信息等,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方式传播就业信息。设计制作统一的就业之家宣传标识、海报、宣传册等,在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业等显著位置张贴、发放,提高就业之家的辨识度和知晓度。
开展宣传进基层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镇、社区、农村,通过举办就业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向基层群众宣传就业之家的服务内容和政策信息,打通宣传 “最后一公里”。挖掘就业典型案例,通过媒体报道、举办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宣传就业创业成功人士的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打造“就业主播”队伍,创新开展“直播带岗”30余次,累计观看超5万人次。“大余县就创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40余篇,抖音号发布宣传视频49条、粉丝突破1000人。建立覆盖乡镇、社区、企业的微信工作联络群,实现就业信息“7×24小时”实时推送和“不打烊”服务。
四、 强指导优服务,助力职业有序发展
就业指导是帮助求职者明确职业方向、提升求职技巧、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帮助求职者,工作人员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成功率。对于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
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薪酬福利体系,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开展企业用工指导,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防范劳动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人才推荐和引进服务,助力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今年就业之家推行“1+1”结对指导模式,为登记求职群众配备专属就业指导员,提供从职业规划到岗位适配的全流程服务。指导员们详细记录群众技能特长、家庭情况、就业意向,目前已建立劳动力求职登记5000余份,形成动态更新的就业需求数据库。
五、 强保障固根本,筑牢权益防护堤坝
强保障是就业之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该县加强就业之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选拔一批熟悉就业政策、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就业之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就业之家件设施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服务场所。配备先进的信息设备和办公设施,建立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企业用工规范方面,就业之家建立“企业白名单”制度,对诚信经营、用工规范的企业优先推荐劳动力;对存在欠薪、安全隐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暂停合作。目前已动态管理企业名单230家,有效保障了劳动者权益。
就业之家联合司法、工会等部门设立维权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欠薪追讨等服务。今年已协助100多名劳动者追回欠薪300余万元,审查劳动合同1500余份,处理劳动纠纷60多起。
六、 强实效重实绩,彰显民生工作温度
强实效是“三多三强”工作要求的最终落脚点,一切工作都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聚焦工作成果,检验工作成效。
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就业之家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包括举办招聘会数量、求职者就业成功率、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定期对就业之家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鼓励就业之家在工作中创新探索,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新方法的试点工作,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就业做出积极贡献。
就业之家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里、企业的发展中。今年以来,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1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在群众增收方面,就业之家服务的就业人员平均月薪达3500元,较上年增5%。其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的人员平均月薪4000元,比未培训人员高出20%。对企业发展而言,就业之家成了“用工稳定器”。全县重点企业用工缺口从年初1100 人降至600人,员工稳定率提升至85%。
“三多三强”要求涵盖了就业之家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多活动是手段,多培训是核心,多宣传是途径,强指导是保障,强保障是基础,强实效是目标。从岗位供给到技能提升,从政策宣传到权益保障,就业之家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把实惠落到发展关键处。如今,一个个岗位点亮家庭希望,一份份收入支撑幸福生活,就业之家正成为高质量发展路上最坚实的民生支点。
单位:江西省大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