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八项机制解“薪”结、去忧“酬”

2025.09.04
承德市人社局相关领导表示,欠薪问题的快速化解,离不开治理欠薪八项常态长效机制【常态化排查处置机制、线索举报核查机制、欠薪问题交办督办机制、领导包案机制、联合执法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叫应机制、责任落实倒查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的强力推行。通过推行八项常态长效机制,为311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756.3万元,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常态排查除隐患。承德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每月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包单位代发、银行代付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

“感谢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帮我们要回工资!谢谢你们!”近日,河北省承德市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收到王明刚等人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尽职尽责情暖人心,严谨高效办好实事”。前不久,王明刚等人向承德市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反映,他们5人被拖欠工资26.34万元。维权中心接到投诉后,快速转办,经执法科立案查处,帮王明刚等人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报酬。 

承德市人社局相关领导表示,欠薪问题的快速化解,离不开治理欠薪八项常态长效机制【常态化排查处置机制、线索举报核查机制、欠薪问题交办督办机制、领导包案机制、联合执法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叫应机制、责任落实倒查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的强力推行。通过推行八项常态长效机制,为311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756.3万元,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常态排查除隐患。承德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每月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总包单位代发、银行代付工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动态管理,挂账销号。今年以来,通过排查发现欠薪问题隐患38件,都及时得到有效消除,避免了由隐患演变成欠薪问题。

线索核查快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市和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城市管理、农业农村、林草、自然资源和规划等行业主管部门接到欠薪问题线索后,通过约谈企业(项目)负责人、调取工资表、比对考勤数据等方式进行精准核查,妥善解决欠薪问题,形成“受理-核查-处置-回访”闭环核处链条,确保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据可查,防止线索久拖不决,重复反映。

交办督办紧调度。承德市对欠薪问题实行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双交办”制度,并督促欠薪问题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按要求时限、标准办结并反馈;对处理难度大、化解进度慢的欠薪问题,进行专项调度,推动问题有效化解。

领导包案攻难点。承德市对久拖不决、欠薪数额大人数多、上级交办督办、有越级群体访或舆情炒作苗头等重点欠薪问题,实行县(处)级领导包案,逐案明确县(处)级包联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逐案研究制定具体解决举措,限时办结,坚决防止问题扩大、失控、蔓延。

联动执法严惩戒。承德市积极构建由人社、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劳动监察执法模式,加强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通过实行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执法、信用惩戒等协作方式,形成跨部门执法合力,依法高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浓厚氛围。

应急响应叫应早预防。承德市在建立重大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基础上,从地域、行业、季节等方面着手,对易发生欠薪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进行安排部署,通过监测预警、下发提示函、实地督导等方式,发挥“叫应”提醒作用,由突发事件事后被动应对变事前主动预防。春节前,市人社局通过渠道获悉市区某亚湾小区项目在施工企业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发放工资期间有部分农民工有去市政府上访的可能,立即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提示提醒,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立即响应,妥善处置,成功避免了一起上访问题的发生。

责任倒查促落实。承德市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项目必须管欠薪、管资金必须管欠薪”要求,对欠薪问题实施全链条逐项追溯问责制度,倒查制度落实、用工管理、工资支付、监管履职等环节疏漏,对失责主体提请纪检监察机关追责问责,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倒查”闭环。

宣传教育强意识。承德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各类建筑项目施工总包负责人、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企业守法诚信意识,鼓励企业发扬企业家精神,履行社会责任。今年,承德市采取分区划片、分批分组的方式,对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开展了以落实《在建工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指导手册》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全市890人参加了培训。

  • 欠薪
  • 机制
  • 承德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