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多向发力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稳岗就业

2025.09.02
印发《关于全力支持榆中县做好灾后重建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开发抢险救灾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加强灾区群众就业援助、支持开展灾后重建技能提升工作等11个方面研究提出支持举措。三是深入开展救灾帮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榆中县受灾严重的乡镇,详细了解受灾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支持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全厅党员干部捐款,为受灾群众提供健康医疗、防寒保暖等方面生活保障。 加强就业服务,保障基本民生。一是开发公益岗位保就业。按照“科学设岗、总量控制”的原则,在榆中县受灾较重的乡镇开发227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相关工作。

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发生后,甘肃省人社厅迅速行动,立足部门职能,系统谋划,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有效助力。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落实。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支持保障榆中县灾后恢复重建人社帮扶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印发《关于全力支持榆中县做好灾后重建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开发抢险救灾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加强灾区群众就业援助、支持开展灾后重建技能提升工作等11个方面研究提出支持举措。三是深入开展救灾帮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榆中县受灾严重的乡镇,详细了解受灾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支持保障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全厅党员干部捐款,为受灾群众提供健康医疗、防寒保暖等方面生活保障。

加强就业服务,保障基本民生。一是开发公益岗位保就业。按照“科学设岗、总量控制”的原则,在榆中县受灾较重的乡镇开发227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相关工作。同时,在集中搬迁安置区域增设社区网格员、劳动保障协管员等城镇公益性岗位,为受灾搬迁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助力灾后重建。二是突出重点群体稳就业。动态调整灾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将因山洪灾害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失去收入来源且处于失业状态的受灾群众纳入认定范围,提供综合性就业援助服务及时为受灾群众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待遇。三是对接协作地区助就业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与对口协作地区沟通协调共同帮助因山洪灾害受损的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开展援建支持,筹划举办招聘活动,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四是加大创业扶持扩就业。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受灾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陇原惠岗贷”“陇原创业贷”和创业担保贷款融资服务,支持稳岗扩岗,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贷款财政贴息。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一是开展急需紧缺工种技能培训。针对榆中县灾后恢复重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统筹全省优质培训机构力量,以受灾区域劳动力为重点,组织开展培训需求较高的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家政服务员、兰州牛肉拉面等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提升受灾群众职业技能,帮助其就地就近就业。二是持续提升培训效能。根据受灾群众技能水平,开展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按规定落实培训和评价补贴,并持续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群众,发挥鲁甘协作平台作用,针对性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后到有关企业就业

  • 受灾
  • 群众
  • 保障
  • 重建
  • 培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