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推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补贴政策—— “青春红包”让就业更安心

2025.08.29
近年来,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是基层及中小企业面临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境。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引导青年人才下沉基层、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今年,江西省推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补贴政策,对毕业2年内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生,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最长可享12个月。这份“青春红包”不仅鼓了毕业生的钱袋子,更让他们在基层找到了扎根的底气。 2023年毕业于南昌医学院的严依婷对此深有体会。

“真没想到刚参加工作就能领到补贴,这让我更安心在新余扎根发展。”不久前,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职工胡武清收到了1000元基层就业岗位补贴,他直言这份惊喜比首笔薪水来得更强烈。

“今年6月通过校招入职后,人事专员告诉我可以申请岗位补贴。”胡武清说,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赣服通上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

胡武清的经历并非个例,在江西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享受着这样的政策红利。

近年来,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另一方面是基层及中小企业面临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境。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引导青年人才下沉基层、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今年,江西省推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补贴政策,对毕业2年内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生,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最长可享12个月。这份“青春红包”不仅鼓了毕业生的钱袋子,更让他们在基层找到了扎根的底气。

2023年毕业于南昌医学院的严依婷对此深有体会。今年2月,她入职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6月,当地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入企宣讲时,特意核对了她的毕业时间和社保缴纳记录,当场指导她完成了线上申请。

“不仅能一次性补领前5个月的补贴,之后还能连续领7个月,相当于多了一笔生活费呢!”她细细算了笔账:补领的这5000元,刚好能覆盖几个月的房租和通勤开销。

为了让政策精准触达每一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各地使出“十八般武艺”。6月30日,新余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何永青走进直播间,在线解读政策并实时答疑,吸引了3000余人次观看。7月4日,南昌市“洪漂人才荟”夏季夜市系列招聘会邀请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会,并现场设立政策咨询台,形成“岗位招聘+政策推广”的有效融合。宜春经开区组织园区企业组成“引才团”,把招聘会场搬进高校,宜春国轩电池有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一口气吸纳了34名毕业生。铜鼓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全县1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企业+人员”双向台账,确保不错过一个潜在补贴对象。

政策的善意,更多体现在服务的温度之中。针对申报流程繁琐这一痛点,全省推行“一次不跑”服务:毕业生只需在赣服通、江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等平台上填报基础信息,系统便会自动核验社保缴纳、补贴金额等关键数据,审批流程全程线上完成,最快7个工作日即可实现补贴发放。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赣鄱大地正成为更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热土。截至目前,江西省为207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了基层就业岗位补贴共457.7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年轻人的获得感,更是江西省用政策温度护航青春梦想的生动实践。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安光表示,将持续优化基层就业政策环境,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搭建成长舞台,让青春之花在红土地上绚丽绽放。

  • 毕业生
  • 政策
  • 基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