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长治市民政局向全市性社会组织发出倡议,号召各社会组织发挥职能优势,凝聚就业服务合力,通过深挖岗位资源、搭建对接平台、落实政策红利等举措,助力2025届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千万家庭福祉,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市民政局立足“民政牵线、社会协同、精准服务”理念,从岗位供给、对接效率、政策激励三方面提出具体倡议,引导社会组织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助推器”。
深挖岗位“蓄水池”,让专业人才“对口”上岗。倡议书明确,各社会组织需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开发适配岗位。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及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聚焦项目管理、技术支持、行政文秘等领域,定向开发专业匹配度高的岗位,并引导会员单位通过校企专场对接、线上招聘等方式扩大吸纳规模;民办学校、医院及康复养老、托育等民生服务机构,要紧扣发展规划扩大用人规模,重点吸纳教育、医疗、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实现“需求与专业”精准匹配;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则可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载体,开发城乡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养老托幼辅助等基层岗位,为毕业生搭建实践成长平台。
搭建对接“立交桥”,让就业服务“精准”高效。为破解信息壁垒,倡议书提出要创新就业资源对接模式。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申报就业见习基地,落实见习补贴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需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动,参与人才需求分析和就业形势调查,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同时,依托行业资源收集发布就业需求信息,通过校园招聘会、“企业开放日”“社区实践行”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提前熟悉职场环境。在9月至11月金秋招聘黄金期,将集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结合区域特点提供就近就业服务,提升岗位对接效率。
激活政策“动力源”,让就业岗位“磁吸”人才。政策落地是激发就业活力的关键。倡议书明确,各社会组织要精准落实吸纳就业的相关政策,申领就业补贴——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的,可参照企业标准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此外,在促进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将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项目,并纳入表彰奖励范围,以政策激励提升岗位吸引力。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全市社会组织以实际行动扛起社会责任,共同为高校毕业生铺就就业之路,让青春力量在长治这片热土上绽放光彩,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