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崇义:民生需求+创业典型案例 56岁再创业 一辆手推车撑起的新生

2025.08.11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日熟练的忙活,从开始的日收入几十元到如今的日均收入达到300元左右,他不仅撑起了家庭开销,还带动他失业在家的爱人一起摆摊创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谢清的故事,是政策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的生动写照:针对大龄失业群体的“低门槛”创业支持,既解了燃眉之急,又激活了“自造血”能力。这种“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设备支持”的模式,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创业路径,更让“老有所为”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如今,崇义县已有10名像谢清这样的创业者,靠一辆手推车、一个小摊点,活出了人生的新滋味。

“若不是就业之家,我只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了。”56岁的谢清擦拭着心爱的手推车,车身上“崇义县低成本创业帮扶6号摊点”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亮眼。谁能想到,半年前他还是个因失业而整日愁眉不展的“4050”人员。

失业的谢清,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迫切地想要寻找一份工作来改善家庭状况。然而,求职市场上,年龄成了“硬门槛”,想摆摊创业,却连启动资金都凑不齐。就在他陷入困境无助时,一条抖音视频带来了转机——就业之家发布的崇义县低成本创业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可申领5000元内启动资金,还能参加免费技能培训。

半信半疑的谢清,来到了县城的就业之家咨询,经工作人员耐心讲解、量身规划后,工作人员为他申请了2000元设备,定制了手推车并免费租用。凭借培训班学到的手艺和营销技巧,谢清的钵仔糕摊开张了。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日熟练的忙活,从开始的日收入几十元到如今的日均收入达到300元左右,他不仅撑起了家庭开销,还带动他失业在家的爱人一起摆摊创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谢清的故事,是政策精准对接民生需求的生动写照:针对大龄失业群体的“低门槛”创业支持,既解了燃眉之急,又激活了“自造血”能力。这种“政策扶持+技能培训+设备支持”的模式,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可复制的创业路径,更让“老有所为”有了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如今,崇义县已有10名像谢清这样的创业者,靠一辆手推车、一个小摊点,活出了人生的新滋味。(就业中心江学晔 卢维平)

  • 创业
  • 手推车
  • 民生
  • 需求
  • 撑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