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常态化“送清凉”行动织牢劳动者“防护网”

2025.07.24
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恩施州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连续多年开展高温劳动权益保障专项行动,通过“政策提示+实地督导+清凉慰问”组合拳,为建筑工人、环卫职工、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政策先行:高温权益“年提醒”成常态 自2018年起,恩施州已连续7年在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前发布《高温劳动保护工作提示》,明确要求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措施:严格执行“避高温”作业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恩施州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连续多年开展高温劳动权益保障专项行动,通过“政策提示+实地督导+清凉慰问”组合拳,为建筑工人、环卫职工、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政策先行:高温权益“年提醒”成常态 

自2018年起,恩施州已连续7年在夏季高温天气来临前发布《高温劳动保护工作提示》,明确要求用人单位落实防暑降温措施:严格执行“避高温”作业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按时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2元,发放周期为6-9月);配备清凉饮料、急救药品及通风降温设备。

2023年以来,州人社局创新推出“扫码维权”服务,劳动者通过“恩施智慧人社”平台即可在线举报违规用工行为,累计处理高温相关投诉23件,整改率达100%。

清凉行动:一线慰问覆盖超万人次 

自2023年以来,全州各级工会累计投入“夏送清凉”活动资金170余万元,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惠及职工2.4万人。举办“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各级工会、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28个班次。

全州累计建成272个工会驿站,其中:5家“全国最美驿站”,4家“全省最美驿站”,15家24小时智能化驿站。为广大环卫工人、驾驶员、交通城管、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场所。近三年来,全州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5万余元,惠及劳动者3.2万人次。

“每天能喝到工地提供的凉茶,中午还能在移动休息舱午休。”中建三局恩施项目钢筋工张师傅点赞道。部分企业还通过调整作业时间(5:00—10:00、16:00—19:00)、设置“爱心避暑驿站”等方式主动优化用工安排。

联动督查:重点行业“体检”全覆盖

每年6-9月期间,州人社局联合卫健、交通、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建筑、物流、环卫、新业态等行业的企业,督促整改未发放高温津贴、急救箱药品过期等问题。同时建立“回头看”机制,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从制度保障到人文关怀,恩施州正以“年年坚持、年年深化”的姿态,将高温下的权益保障做成暖心品牌。下一步,州人社局将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专项权益调研,推动保障措施覆盖更多“隐形”高温作业群体。

  • 劳动者
  • 恩施
  • 作业
  • 行动
  • 高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