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高度重视治理欠薪工作,建驿站源头治理、促共治凝聚合力、强共调多方化解,构建了以“菏谐驿站”“菏薪共治”“菏解共调”为支撑的“菏谐共赢”治理欠薪体系,实现欠薪线索、欠薪金额、涉案人数“三下降”,全市治理欠薪形势总体平稳。
创设“菏谐驿站”,做到服务零距离。聚焦基层一线欠薪问题“多发、集中”的特点,在乡镇(街道)、园区、规模企业、项目工地等,建设集“政策宣传、信息收集、维权服务、和谐创建”四位一体的“菏谐驿站”,配备劳动关系协调员,前移服务阵地,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一站式“面对面”劳动保障服务,推动欠薪纠纷处理“不出厂区”“不出园区”“不出社区”,实现源头治理和维权服务两端发力。
强化“菏薪共治”,凝聚治理强合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四源四进”工作机制优势,完善市县乡三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印发《菏泽市整治拖欠工资工作方案》,建立领导领衔、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高位部署推动。设立集中联合接访点,创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监察法律援助站,建立12333欠薪投诉转办机制,打造“信、网、访、电”四位一体的维权渠道,做到欠薪案件“一窗式”受理。坚持欠薪线索按项目清零,落实“接诉即办”“一案多查”工作要求,对权责清晰、金额较少的案件3日内销案,对案情复杂的案件直接提级办理。在项目设立农民工“安薪之家”,实现“小事不出班组,大事不出项目”。
深化“菏解共调”,构建调解新机制。聚焦欠薪问题“关系复杂、纠纷多元”现状,以建设金牌调解组织为抓手,在市、县、乡镇(街道)、园区、规模企业分级建立五级联动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创新打造“一站三庭”,即设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服务站、派驻庭、劳动人事争议巡回仲裁庭、园区智慧流动仲裁庭,推动楼宇商圈、中大型企业、项目工地、零工市场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深入开展“调解服务进工地”“流动仲裁庭进工地”等活动,实现劳动争议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