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打造工伤保险全链条服务全流程闭环智理模式

2025.05.09
年来,浙江省东阳市以工伤保险制度为引领,依托大数据,创新工伤预防、工伤认定、工伤待遇鉴定新模式,打造工伤全链条“智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革,全方位创新工伤保险服务经办模式,持续深化经办数字化转型,打造工伤保险全链条治理“精防、精准、精确”模式,推动工伤保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能力,为劳动者撑起了坚实“保护伞” 切实加强工伤精防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一是线上线下,聚集预防培训。

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以工伤保险制度为引领,依托大数据,创新工伤预防、工伤认定、工伤待遇鉴定新模式,打造工伤全链条“智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革,全方位创新工伤保险服务经办模式,持续深化经办数字化转型,打造工伤保险全链条治理“精防、精准、精确”模式,推动工伤保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能力,为劳动者撑起了坚实“保护伞”

切实加强工伤精防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一是线上线下,聚集预防培训。全面加強工伤预防,采取“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工伤预防培训运用浙里办APP、微信、浙政钉等线上平台,同时结合线下培训的方式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创新工伤预防培训内容,釆取用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分析事故产生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宣讲工伤预防知识。

二是数据分析,聚焦预防重点。通过大数据归集工伤案件发生率、案件数变化趋势、伤残等级、保险费支缴比等数据,借助云数据量化企业风险等级,提炼出工伤高发企业和高发行业,对其实施重点预防。釆取多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常态化走访,开展专项行动等措施深度开展工伤预防。每年组织一至三次安全生产警示宣传教育活动,并建立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对工伤发生率增幅快、工伤基金支出增幅大的企业主进行了走访约谈。

三是浮动费率,聚焦激励预防。进一步完善工伤浮动费率机制,在依据行业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充分发挥浮动费率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用人单位主动做好工伤预防,充分运用工伤保险的费率杠杆和行政的、经济的惩戒手段,引导和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精准推进工伤认定防范欺诈骗保行为

一是注重材料审核,三审把好受理关。在工伤认定中严把材料审核关。一审材料真实性,通过核对印鉴辨别劳动合同、病历、交通事故认定书等材料真伪;二审要素关联性,仔细推敲首诊病历、交通事故认定书中伤害时间地点、伤害成因等关键要素与工作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及时对疑难问题开展调查;三审内容合法性,对上班途中自己摔伤、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事项而受到的伤害等不符合认定条款规定的申请,向当事人做好解释安抚,并备份材料,防止当事人篡改内容后重新申请。

二是健全认定机制,三查把好调查关。在工伤认定中注重调查事实真相。一要证人细查,每个案子至少做3份调查笔录,以不同笔录细节表述之间的矛盾作为切入点,借助通话记录等其他证据辨识真伪;二要走访深查,深入事发现场询问工友、村民等知情者,核实事发经过,还原事实真相;三要合作协查,与公安等部门建立证据联合确认机制,获取现场电子影像、案卷、120急救记录等材料,多维度分析确认。

三是完善内控管理,三控把好认定关。在工伤认定中注重内部控制。规范流程控风险,健全内部控制,按照“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统一规范经办流程,工伤认定数据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层层把关控风险,建立科室初审、单位责任人把关、会议集体讨论、局领导审批四重认定风险防范机制;是多方联动控风险,针对复杂案件,定期召开重大疑难案件研讨会,主动与司法、法院以及医疗专家沟通,多方“把脉会诊”,确保认定结论正确。

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确保鉴定结果准确

一是规范鉴定程序,确保鉴定质量。一核材料准确性,先对申请鉴定人员身份、住院出院记录、胶片等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初审,若有疑问的,再赴相关医疗机构核实相关材料;二把身份验证关,职工在验明身份后进入现场鉴定程序,鉴定现场再次审查被鉴定人身份,防止冒名顶替;三抓鉴定严谨性,通过现场查体、辅助检查及审阅原始病历资料,详实记录被鉴定人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情况。

二是完善鉴定方法,防止重复鉴定。创新康复准入机制,根据“先治疗康复、再鉴定补偿”的原则,杜绝因出现新的功能障碍导致再次鉴定;建立鉴定专家回避制度,并随机从医疗专家库抽取3-5名专家,组成医疗鉴定小组开展现场医学鉴定;将职工要求鉴定的相关资料与工伤认定的伤残部位、诊断结果等逐一对应,确保伤残部位精准。

三是深化鉴定监管,确保结果公正。完善鉴定管理,采取专家和被鉴定人员双随机抽签方式开展现场鉴定,鉴定场所实行封闭管理,鉴定过程公开透明;建立监督制度,鉴定专家分组抽签、现场鉴定、结果讨论的各环节,均由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监督;现场鉴定由三人小组提出初步结论,再由鉴定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人情鉴定”“等级虚高”等现象发生;拓宽监督渠道,鉴定委员会将鉴定意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1

  • 工伤
  • 鉴定
  • 认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