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 推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2024.06.26
就是要通过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就业服务,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是基础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中央多次对建立完善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提出要求、做出部署。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就业影响评价机制;201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全新实践命题。

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是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优先目标的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作用”。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就是要通过发展持续扩大就业容量,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就是要通过发展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要通过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优化就业服务,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必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是基础和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中央多次对建立完善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提出要求、做出部署。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就业影响评价机制;201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建立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要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提升重大投资、重大政策、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于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对强化就业影响评估做出强调、提出要求,深刻阐明了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良性循环的重要意义。

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是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重要保障,以评估促落实,有助于推动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将就业优先导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贯穿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投资项目等各环节。这是加强政策系统集成的有力助推,将就业目标和相关指标作为制定政策的优先依据,有助于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合力。这是维护就业市场稳定性的有效途径,重大政策项目及规划实施可能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等,由此可能带来就业吸纳能力下降、岗位流失等情况,或劳动力供给、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科学预判并制定应对预案,有助于减少就业市场波动。这是优化人才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立项实施、重大产业布局中提前考虑就业因素,优化人才配置,加强技能培训,有助于实现劳动者技能与经济发展联动,更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影响评估涉及多个层级、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专业性。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推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立法保障,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就业影响评估的层级、评估结果对决策产生的影响等,增强评估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着眼行政决策全链条,推动构建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等为主的就业影响评估体系,分门别类研究开发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指导和规范就业影响评估实践。要优化标准方法,综合考虑政策项目及规划类型、价值导向、社会与经济环境等因素,科学选取评估标准和方法,全面准确评估政策、项目、规划等对就业机会和劳动力供给、促进就业市场均衡发展和提升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等的影响,使就业影响评估真正立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强化结果应用,适当加大对于有较强就业促进作用的政策、项目、产业等的支持力度;统筹教育、培训和就业,将就业影响评估结果作为高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的依据,有针对性地解决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评估结果也可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优化服务,以及相关部门引导各类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的重要依据,加强人才储备。(司若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 评估
  • 发展
  • 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