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坚持把培育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紧盯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从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品牌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根据农业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已经形成新型农业行业就业优势等特点,不断强化劳务输出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打造了具有甘州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甘州新农人”,成为一张闪亮的就业“金名片”,有力促进了劳动者充分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市场需求,促进组织输转。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我们注重捕捉市场信息,调查市场用工需求,拓宽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典型带动,结合实际培育发展劳务品牌。大力推介打造品牌输出基地,与甘肃红海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和张掖市陇冠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扩大用工信息网。依托“甘州新农人”劳务品牌,在原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针对甘州区农民工的优势,充分利用省内外建设特色新型的劳务基地286个,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45人,实现劳务收入1443万元。
依托优势产业,拓宽就业渠道。甘州区坚持“人才、规模、品牌”的战略思想,确立“以质量树品牌、以诚信拓市场、以联合促发展”的方针,从而进一步提升现固了甘州区“甘州新农人”劳务品牌的地位。坚持“先近后远、先区内后区外”的劳务输转思路,围绕现代种业、设施农业、畜牧养殖加工等区域优势产业用工需求,实施重点项目用工快速保障机制,组织各类园区、龙头企业、骨干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用工摸底调查,因人施策,精准对接岗位需求,共开展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7场次,发布用工信息6000多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
精准技能培训,发挥品牌效应。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符合条件的35家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全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培训涵盖农艺工、家畜饲养、养老护理、中式烹调、电工、焊工、保育员等137个工种,积极完善“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依采取“1+X”的培训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全市“十大生态产业”以及龙头企业、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四型”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按照个人意愿和市场需求持券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培训实效性和精准性。完成“甘州新农人”劳务品牌培训945人。
坚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加大劳务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劳务品牌影响力。指导品牌建设单位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品牌推广账号,目前已完成劳务品牌短视频直播平台搭建,发布宣传信息14条,通过甘州在线等媒体发表劳务品牌宣传信息9篇。与甘州区融媒体中心达成协议,开办《创业在甘州》就业创业专题栏目,多方位宣传劳务品牌,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品牌优势凸显,助推高质量就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甘州新农人”劳务品牌已经形成了具有西北特色、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2023年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45人,实现劳务收入1443万元,涌现出了王亚东等11名市级“乡村创业领头雁”、甘肃绿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掖市甘州区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打造规模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家、培树劳务经纪人373人、发展劳务基地293个,为确保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从业人员稳定就业增收,发挥显著的劳务品牌带动效应。
下一步,甘州区将不断提升劳务品牌的内在价值,持续加大劳务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劳务品牌影响力。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品牌推广账号,积极筛选行业中的先进典型案例,推荐、选拔优秀从业人员担任“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加强与用人单位交流、衔接,建立输转人员“好差评”反馈制度,提高甘州区劳务品牌在国内劳动力市场知名度、认可度、赞誉度,让甘州区城乡富余劳动力在品牌“包装”下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陈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