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突出仲裁院核心作用,凝聚人社、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合力,协同基层调解组织多方力量,构建“1+3+N”争议调解模式,实现劳动人事争议防在源头、化在基层、消在萌芽。
“联”工会,实现同频共振。将工会法律服务引入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案前调解,在职工服务中心成立“台工惠”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设立“听竹”窗口,选聘由仲裁员、监察员、律师组建的调解队伍,建立完善告知引导、咨询登记、调解处理、回访反馈等工作制度,推进标准化业务流程,实现劳动仲裁与工会裁调无缝对接。现已接待求助职工170余人次,受理调解援助59件,办结案件回访满意率100%。
“联”工商联,实现同步聚合。充分发挥工商联密切联系企业的优势,组建“用工体检队”,深入企业开展用工指导,引导企业做好劳动关系风险防控,帮助企业完善协商制度,畅通内部维权渠道,提高企业自主化解劳动争议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重点关注用工人数较多、劳资纠纷多发的用人单位,指导成立调解组织,力争把劳资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初期。先后走访“问诊”企业40多次,召开座谈会3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件,开展培训140余人。
“联”监察,实现一站维权。整合仲裁、监察现有力量,发挥协同作用,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分类转办的一站式受理。探索联动办理模式,搭建资源贯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机制,推动实现“一窗受理、接诉即办、分类施策、协调联动”的一站式矛盾化解,大大提升案件办理效率。目前,已联动处理53名劳动者工资争议,均达成协议,调解结案,涉案资金达27万元。
“联”基层,实现多点发力。深入实施劳动人事争议“听竹”工程,在镇街、劳动者集中的企业和区域设立一站式“听竹”窗口,建强调解队伍,完善工作制度,构建一体化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协商、调解处理体系构建,打造区镇村三级联动、多方参与的调解新格局。目前,建立“七彩邳庄调解室”“古城调解联盟”“台工惠调解室”等14家“听竹”调解组织,覆盖村居、镇街、建筑水利等行业;调处矛盾纠纷620件,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降低仲裁案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