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鹤壁市山城区始终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稳收、增收、巩固成果的根本性举措,通过下好动态管理、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三步棋”,不断加强就业帮扶成效。
下好动态管理“基础棋”,夯实就业帮扶根基。建立就业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以村为单位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按户籍划分为若干网格,选聘38名优秀党员为村级网格长,统筹本村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工作,通过分析汇总就业数据、信息比对等方式准确掌握所辖网格内脱贫人口就业状况和就业意愿,逐户为有就业意愿的脱贫群众定计划、定举措、定方案,真正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采取周四“帮扶日”集中走访和镇村干部常态化走访相结合的方式,301名帮扶责任人和240名镇村干部不间断开展实地走访,全面摸排脱贫群众就业情况。今年以来,对全区1266户脱贫户和133户监测对象进行了8次全覆盖排查。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为全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逐户逐人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并对就业地址、就业渠道和就业需求等信息实时更新,真正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下好技能培训“先手棋”,增强稳定就业能力。结合就业意向,开展政策宣讲。利用“掌阅山城”“山城融媒”等一批新型媒体,开设就业政策宣传专栏,连载刊登就业政策宣传信息12期;编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政策明白纸》,组织39支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根据群众需求面对面讲解就业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坚持把“富脑袋”和“富口袋”一起抓。精心组织实施抓党建促就业、争当乡村振兴“致富星”等一系列就业培训主题活动,已陆续举办厨师、月嫂、网络直播营销等各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班10期,集中培训脱贫群众500余人次。结合本地资源,打造劳务品牌。结合山城区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应对人口发展新趋势的行动实践,通过“医养结合”的方式,利用医院、养老机构的现有资源,对从业人员开展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中医康复理疗师等技能培训,打造“山城康养”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实现培训持证2008人次,已就业1527人。
下好就业服务“关键棋”,拓展就业增收渠道。举办直播带岗、人才大集市和“雨露计划+就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场,30余家本地优势企业提供3700个优质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利用微信平台、短信和广播等形式为脱贫劳动力搭建就业对接平台,筛选发布9000余条适宜脱贫人员就业特点的岗位信息,鼓励引导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务工就业。结合省市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管理办法,依据山城实际,制定《山城区跨省就业脱贫人口一次性交通补助审批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等文件,为跨省务工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落实一次性交通补助。今年以来已补助55人3.29万元,有效降低了农户外出务工成本。探索帮扶产业收益反哺脱贫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利用产业收益开发爱心岗位、小微岗位,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弱、半劳动力提供托底安置。今年来已安置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16人,实现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全部就业。(来源: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 庞江海)